第三百二十九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3頁)

黃得功冷靜再三,這才放棄,小戰一場後,各自帶兵退去。

他們雖然沒有對闖軍立刻造成巨大殺傷,但事實上也間接拉扯開了一個空档,讓崇禎死後這三五天裏,通州、香河一帶的闖軍主力,如臨大敵南調堵漏,其他方向也就進一步松懈了。

……

曹變蛟、黃得功等人回去復命、向朱樹人通報崇禎死訊。

但對面的闖軍卻不敢徹底相信、朱樹人的部隊會這麽輕易退走,所以他們依然在保定一帶保持警戒了數日,也被拖住了相當的兵力。

而就在曹變蛟退走後次日,天津衛方向,卻有突生了新的變故。

一支從海路而來的官軍,突然在大沽口登陸,並且順勢殺入運河故道。

官軍帶隊將領,當然是大明的海防總兵張名振,和臨時來客串的鄭成功。

他們是將近半個月前,從江北的淮安等地走海路北上的。朱樹人給他們下令時,就算好了他們肯定來不及救崇禎,這才給他們下達的命令,以免弄巧成拙。朱樹人希望的只是他們可以在崇禎死後、吳三桂降清之前那個時間點,把山海關明軍接應一部分出來,以免便宜了韃子。

大沽口附近的闖軍守軍,當然是猝不及防,根本沒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直接就潰散歸順了——

事實上,闖軍此前壓根兒就沒在大沽口這種方向,派遣多少嫡系部隊,最多只是派了一個掌旅來接收而已。

因為從來都是西北陸權思維的李自成,哪裏會覺得這些海港城鎮有什麽軍事經濟價值?連天津衛都沒擋在他當初進軍北京的道路上,所以闖軍南路的劉芳亮,當初都是從保定殺到北京的,天津衛直接就被無視了。

後來北京都被圍,天津衛這邊的明軍直接骨頭一軟,派人聯絡願意投降,李自成也毫不重視,直接讓一個掌旅帶了少量人馬來接收地盤。

所以這裏駐防的部隊,至少八成以上的人數,僅僅幾天前還是明朝的官軍,剛剛才易幟,現在再次遇到大明的部隊來襲,當然是毫無戰意,直接就重新投了。

尤其大明實行漕運改海的改革,原本已經進行到第五年,而大沽口正是漕運改海後、海路的終點。南方海運來的漕糧,要在大沽口卸載、換裝內河運河裏開的小船,然後再由武清河通惠河一路運到北京城裏的積水潭。

所以明軍留在大沽口和天津衛的守軍,原本就屬於護漕系統內的。張名振帶隊來打他們,就相當於是正牌老上司上門,誰還願意抵抗?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簡直跟讓拿破侖帶著一船厄爾巴衛兵、面對來圍剿“科西嘉島的怪物”的第五師一樣輕松。

李自成留在大沽口的那個掌旅,直接在亂軍之中被殺,少量嫡系老賊也都被淹沒撲滅。

只不過,他們從海路而來,相當於是消息閉塞掉線了整整半個月,所以剛登陸時也不知道大陸上的情況,也不知道崇禎已死,這才貌似在大沽口登陸、殺入天津衛,只求打探消息看看還能不能救一下皇帝。

朱樹人從沒指望他們救皇帝,但這話出發前是不能明說的,只能讓他們自己稍稍試錯一下——要是直接強行命令他們去山海關登陸而非天津衛,那一切就穿幫了,世人都會知道朱樹人壓根兒料定了皇帝要死。

朱樹人只能相信張名振和鄭成功的隨機應變,見壞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