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2/3頁)

一群女流本就體弱,晝伏夜出還得提心吊膽,躲躲停停一整天也不過輕裝走了三十裏地,朱娖就已經累癱站不起身,還又餓又渴。

作為養尊處優的皇後和公主,她們暫時也不敢跟流民那般直接喝運河裏的生水,夜幕再次降臨時,累得不行的幾人只能在百姓早已逃空的運河邊荒村,找了個稻草垛棲身。

如此餓了整整兩天,就在她們覺得最後還是非死不可時,外面終於出現了兵荒馬亂的動靜。

這天已是正月十二,也是北京城破後的第四天淩晨。

從城破後次日開始就粒米未進的張嫣、朱娖,聽到荒村外騎兵奔馳之聲,嚇得瑟瑟發抖,根本不敢動彈。

兵馬過去很久,張嫣才讓那個長相安全的幸存宮女,黑泥塗臉,出去打探,但半晌之後回來還是一無所獲——附近百姓差不多都逃完了,根本找不到女人。而宮女哪怕裝得再醜,也不敢跟男人搭話打探,唯恐這兵荒馬亂的,對方饑不擇食,反而招來禍患。

張嫣無奈,也只好繼續躲避,等待時機。

她們也就錯過了機會,無從得知一早過去的那隊流賊騎兵,其實是南下去迎擊朱樹人派來的曹變蛟、黃得功和朱文禎的兩萬精銳鐵騎。

……

朱樹人是在北京被攻破後兩天、也是崇禎斃命後一天多,才知道北京的最新情況,並且派出曹變蛟等人北上偵查的。

如今又兩天過去了,朱樹人的騎兵已經抵達了河間府與順天府交界,大約是天津衛和保定府之間。而李自成本人已經回到了北京城,他不希望立刻跟朱樹人的軍隊發生硬戰,就分出騎兵南下,去散布崇禎“自盡殉國”的死訊,希望朱樹人別孤軍深入白費力氣。

否則,朱樹人的主力還在臨清、清河一帶,只有兩萬騎兵孤軍深入,真要是被闖軍數十萬主力重重包圍死磕,這兩萬騎兵再是精銳善戰,面對十幾倍的敵人,也難免死傷慘重。

李自成相信朱樹人只是想救崇禎,而不是想孤軍跟他拼命。只要讓朱樹人看到立刻急行軍北上沒有意義了,他應該會知難而退吧。

甚至宋獻策還私下裏惡意揣測,對李自成說:朱樹人可能只是想擺出全力救崇禎的忠義表象。

至於是不是真心要救出崇禎,宋獻策根本不看好。但李自成沒敢徹底全信宋獻策的判斷,他在惡意揣測敵人下限方面,還是不如宋獻策放得開。

雙方各懷心思,這場在保定附近的騎兵接觸戰,也就以一種近似鬧劇的方式草草收場。雙方只進行了短促激烈的交戰,隨後闖軍各種宣揚崇禎已經自盡殉國、打擊救援官軍士氣。

官軍將領中,曹變蛟跟流賊廝殺資歷最深,也在遼東跟韃子打過多年,脾氣也最是火爆。但自從洪承疇投敵、曹變蛟被朱樹人所救後,他也有所收斂,心裏有一本賬,知道該以國姓爺的小集團利益為重。聽說崇禎都死了,他也就沒有太堅持要死戰到底。

相比之下,還是黃得功最不怕事,聽說皇帝死了,他只是愈發憤怒,叫囂要殺盡這些弑君之賊。最後還是朱樹人麾下最心腹嫡系的朱文禎拉住了他,如此勸說:

“黃將軍不可魯莽!總督大人交代過我們,此番不為跟流賊拼命,只為試圖救駕!既然駕已經救不到了,不如從長計議!我軍現在兵力不濟,後軍也沒跟上。河北赤地千裏持久戰無處籌糧,不如徐徐圖之!”

黃得功目眥欲裂:“為人臣者,君父被弑而不報仇,枉為人哉!闖賊雖然勢大,眼前這股賊軍能有多少兵馬?他還能幾十萬人擰成一股繩不成?既然撞上了,趁機滅其一部,打疼了也好!”

朱文禎又拉住:“你忘了出發前,總督大人的推演分析了麽?如今既然京城徹底被洗蕩,北方必然會劇震,不是旦夕可以恢復的!山海關吳三桂也未必會死守、同時扛住闖賊和韃子。若是韃子入關,必然要跟闖賊一戰!

總督大人也是知道民族大義的,不會聯虜平寇,但也絕不會無視君父之死、聯寇平虜。如今只有好好守住依然穩固諸省,待韃虜與流賊互相殘殺一波,各自折損後,再收寇平虜!

總督大人早就說過了,真要是陛下死了,李自成活著,那是不可能赦免其余諸賊的。但將來只要李自成死了,朝廷自能只誅首惡,赦免其余,讓他們為了民族大義戴罪立功!現在我們親自把他們都殺了,那是在幫韃子減輕負擔!”

朱樹人在這三將出發前,確實交代過這番話,不得不說他的預判是有些過分的,完全屬於鐵口直斷,而且有點不合大義。

但朱樹人也是覺得這些人都是自己人了,可以敞開說亮話。朱樹人的預言信用也一貫很好,他非要這樣說,別人也就將信將疑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