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第4/4頁)

都這種程度了,還是王府的救命恩人,簡直太合適了。

“那沈撫台居然才二十二歲?那也就比嬋兒大了七歲,老是稍微老了點,不過二十二就做到撫台了,這怕是全天下都找不出第二個了吧。這小沈長得怎麽樣?俊不俊朗?”

朱常淓被纏得煩了:“還行吧,高大挺拔壯實得很,人也白得很。”

孫氏腦補了一下,眼珠子一轉,立刻纏著丈夫:“王爺,既然對方那麽能耐還長得好,那你想辦法暗示、讓沈家來咱府上提親才是啊。

嬋兒也十五歲了,再醞釀一年半載,也可以嫁人了。而且別管是因為什麽理由,他今日也算撞見嬋兒了,王府的郡主豈是隨便能讓外面的男人看的?

從小除了你之外,就只有宦官看到過嬋兒的臉,外面的男人見都見不到。他既然也看到了嬋兒,就該敢作敢當!”

在明末的封建禮教下,一個閨中少女被外面的男人看見了,就逼對方娶她,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理由雖然奇葩了點,倒也說得過去。

朱常淓卻是一陣無語,雖然他也不是很反感這個安排,甚至他自己也動過這個念頭。但他比孫氏更懂朝廷法度,於是焦躁地說:

“這沈樹人早就被不知多少督撫人家的女兒盯上了,孤今日跟他交談,話裏話外都聽得出來!他這是怕被陛下猜忌他結档營私,才一直拖延至今,否則哪裏輪得到咱家?

我們也算是皇親國戚了,這種事情,不得陛下旨意特許,如何能造次?還是這種多難之秋,不知要被多少人嚼舌頭呢!”

孫氏卻不依,她就這一個女兒,於是不屈不撓地說:“那王爺就給陛下上奏嘛,請陛下賜婚,王爺向來淡泊名利,陛下也是知道的。

哪有叔叔要嫁堂妹,做侄兒的推三阻四的道理?如果是福王有女兒要嫁,陛下說不定還疑心一下,咱家有什麽好疑心的?

實在不行,你就在奏書裏寫明白,就說那位沈撫台是咱家的救命恩人,兵荒馬亂中,嬋兒不慎走散被他看見了,也被他護送。嬋兒要報答他救命之恩,而且要全名節,才順水推舟,這不就成了?陛下要是連這都阻止,豈不是毀自個兒妹子的名節?”

朱常淓被纏得不行,但聽妻子這番話也不無道理,果然已婚女人在家長裏短找相親借口方面的才能,遠不是男人和小姑娘能比的。

孫氏一番略顯三八的拉扯,讓招架不住的朱常淓,只好立刻寫了一封給皇侄的奏請。

寫完之後,他拿著信還有些不舍:“罷了,這事兒就聽你一次,要是陛下拒絕賜婚,那這事兒你也就別提了——會不會快了點?嬋兒今天才第一次見到那沈樹人。”

孫氏嬌嗔:“快什麽快!天底下九成的人都還盲婚啞嫁呢,洞房前一眼都沒見過的大有人在。嬋兒至少能跟那沈撫台聊得熱絡,好歹不討厭他,這就算是有福了。聽你說那沈樹人的條件,手慢就搶不著了!”

朱常淓嘆了口氣,又說出了內心最後的一點不甘:“咱這種人家,哪裏還需要嫁女兒圖男方榮華富貴?只要對嬋兒好,什麽都夠了。

咱原本還想找個贅婿呢,我們又無子,將來總要讓嬋兒的孩子過繼姓朱,最好贅婿自個兒都能改姓朱。

如今你非要找這種同樣高門大戶的,雖說他父親沈尚書有幾個兒子,其他幾個年紀尚幼,但估計是絕對不肯讓沈撫台改姓朱的,能讓他和嬋兒將來生的孩子姓朱,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孫氏被丈夫提醒,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她一不做二不休,慫恿道:“這事兒可以再議嘛,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不管怎麽著先想辦法讓陛下賜婚。

等賜婚了之後,有機會再提條件唄,咱大明國姓,賜外人姓朱,那是光宗耀祖的事兒,自古多少功臣被皇帝賜國姓?李克用李存勖被大唐皇帝賜姓李的時候,也沒見他們覺得丟人啊。

大不了,就說這個朱是陛下因功賜的國姓,別說是當贅婿才賜國姓,不就保住了沈家面子了?要是還覺得委屈,趁著這次如此軍功,肯定要給他升官晉爵,多給點爵位,面子裏子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