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呐,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2頁)

恐怕整個江南,除了福建鄭芝龍,再無人比他他有錢了。沈樹人之父,又是南京戶部侍郎。

他家這等財勢,秦淮花魁爭相獻媚,有什麽奇怪的。普天之下,有幾人能二十出頭,就官居道撫高位、還高大威武、富可敵國。

剛才那群女子,卞玉京身旁的便該是去年名動留都的李香君,另外兩位倒是從未見過,沒想到姿色竟還在李香君之上,這天地造化,著實令人感慨。”

“原來竟是他?!這就不奇怪了,這就不奇怪了。”鼠須老者不由暗暗感慨,隨後釋然。

一個男人能做到高富帥官,還在其中三方面都做到極致。高大威武能騎馬射箭,富要富到天下第二,做官做到二十二歲為道台,這樣的條件,多少秦淮名媛趨之若鶩、不顧冷落,都是正常的。

原來,聊天的這兩人,一個便是已經名聲臭了多年的阮大鋮,另一個,則是他的同年好友、同樣丟官多年的馬世英。

他們今天從江北趕來南京、剛好跟沈樹人在碼頭上撞見,也並不是什麽巧合,而是必然——因為他們此次來南京,也是來拜訪即將抵達的周延儒,想托關系塞金銀,要點官職。

周延儒原本該是去年九月就抵達京城的,這一世因為蝴蝶效應、楊嗣昌沒死,召見拖延了四個月,抵京自然也當拖延四個月。

所以坊間早已得到風聲:周延儒會在常州老家過完年,然後近日啟程先到南京,在南京滯留過元宵節後,就一路北上。

常州到南京,最多兩天路程。要拜見周延儒的人,都得趕這幾天的時間窗口,算好日子,所以最近這兩日,秦淮河碼頭上的外地人才那麽多。

歷史上,阮大鋮在周延儒進京之前,攀上了這層交情,給了極為巨量的金銀,打通關系,想翻自己當初被定為“閹黨”的逆案。但周延儒也沒這麽大能量,不想禍及自身,就婉拒了。

可收了人銀子也不能不辦事,周延儒就暗示承諾阮大鋮“你本人的案子翻不了,但可以另外幫你辦一件事,你有沒有罪孽沒那麽嚴重的朋友想翻案復官的,我上任吏部尚書、內閣首輔後,就幫你辦了”。

阮大鋮無奈,只好退求其次,就想到了同年好友馬士英、當初也是當上僉都禦史後不久,就因為巨額貪腐、還挪用貪占了朝廷的數萬兩黃金公款,被免職賦閑在家,於是就請周延儒把馬士英的罪過赦了、隨便給個原級別的官職。

(注:阮大鋮和馬士英都是萬歷四十七年的進士,距離崇禎十五年已經有二十四年了)

這才有了歷史上馬士英陰差陽錯、在史可法升任漕運總督、接替朱大典留下的缺後,由馬士英去補上史可法的缺,先在安慶等地擔任巡撫。

又過了一年後,因為鳳陽總督高鬥光與張獻忠作戰不力、被朝廷罷免,馬士英又接替高鬥光的位置,當了鳳陽總督、兼南京兵部侍郎。史可法則在同一時間已經升任南京兵部尚書、離開了江北皖地防區。

以至於最後崇禎上吊、北京朝廷團滅時,南京六部這邊的人事格局,是史可法為兵部尚書、為掌兵朝臣之首,而馬士英為兵部侍郎兼鳳陽總督、為掌兵朝臣之次。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阮大鋮和馬士英此次來托關系,跟沈樹人顯然是有直接利益沖突和競爭關系的——

沈樹人這個憑空冒出來的勢力,他所盯上的位置,正是歷史上崇禎十五年時,本該歸馬士英復官後擔任的職位。

說句良心話,阮大鋮和馬士英這兩人,阮大鋮是徹頭徹尾的小人,誅鋤異己,心理變態,把黨爭內鬥發揮到了極致,對歷史上南明的內部崩潰也是要負相當責任的。

但馬士英這人,雖然私德貪得很厲害,罪證確鑿,也有打擊誅鋤異己,但畢竟民族氣節也還行。最後南京城破他還堅持抵抗、沒有降清(阮大鋮是直接投敵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馬士英並不算絕對十惡不赦的反派,也是有點人性閃光點的。

但不管怎麽說,如今他擋了沈樹人的路,或者說沈樹人擋了他的路,史可法離開後騰出的皖撫職位只有一個,不是沈樹人得就是馬士英得。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哪怕馬士英不是十惡不赦之徒,沈樹人也只能跟他爭到底,反正官職到了沈樹人身上,肯定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更能挽救大明,挽救華夏。

那當然是公平競爭、有德者居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