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迎難而上

這當然是放誰去都很難安心,歷來北方軍事優勢就比南方要更明顯,特別是在經濟重心南移之後,良馬、人口、鹽鐵等資源的地位就更加突出,而南方則更加偏重於經濟、貿易。

除了朱元璋之外,歷代橫掃天下者多是由北方統一南方,因為北方氣候相對幹旱,低矮的灌木和青草逐漸代替了在南方生長的喬木,而與草類相適應的生物,便是牛羊馬,衍生而來的就是大規模騎兵。

漫長而寒冷的冬季,讓生活在那裏的人們,為了在身體裏儲存足夠的能量來抵禦寒冷,因而他們的飯量也相對南方更大。如此,在自然環境的影響下,更加強悍的北方人慢慢出現。

而南方所面臨的環境,則和北方大相徑庭。多雨而潮濕的自然環境,讓密林成為大地上最廣闊的存在。江河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活躍在其中的不是高頭大馬,而是尾尾遊魚和體型小的雞鴨。

南方沒辦法給大量馬匹提供足夠的食物,也沒辦法給他們提供足夠寬闊的天地奔跑,因而南方少有強大的騎兵隊伍,在和北方交手的時候,南方人就只能拿步卒對抗騎兵……

雖然現在因為火器的出現情況有了些改變,但還並不足以徹底扭轉南北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如此情況誰坐鎮北方統轄軍政,誰就會在朝中處於一個超然的地位,就是皇帝也不敢輕動。

當然了,說的不是當下這個時代,朱元璋身為開國帝王威震天下,而且京城兵力同樣是十足的精銳,不乏北方精兵強將,而且北方大帥常遇春也不是沒有制衡,無論是派去的李文忠還是遊離在西北的中山王徐達都是有著重要使命的。

這種事情沒有信不信任這一說,講道理常遇春的女兒已經嫁入東宮,以當今太子的特殊性可以說未來坐江山的必然是他常遇春的外孫,如此而言他根本沒有造反的動機。

但在老朱的安排下該派去制衡的一個沒落下,朱標也從沒阻攔,這種事還談什麽信任也就不配坐上那個位置了,早晚讓人坑死。

如今要是立北平為陪都,那必須派一個皇室代表過去,常遇春可以是軍中大帥,但絕不能讓他軍政一手抓,那無異於將北方送給他當封地了。

皇室血脈稀薄,最合適的人選莫過於朱標,但同樣不合適,朱標現在監國觀政都有人說什麽天有二日時有二主了,這還去陪都坐鎮成何體統,何況太子遠離朝廷中樞也不現實。

至於派其他數位皇子去坐鎮倒也是個辦法,只不過老二老三幾個年歲也不大,還遠遠沒到就藩的時候,何況宗室藩王的危險更甚於外人。

朱標到現在也是理解為何歷史上朱棣靖難之後要遷回北京了,不僅是因為他的根基在北方,也實在是不放心交給其他人,稍一不小心就又是一場奉天靖難。

北平山川險要之處,而且緊鄰蒙古,若是坐鎮的人起了不臣之心,只要能聯合眾多北方勢力,那必然是動搖國家根基之難。

朱標沉默片刻後說道:“立陪都北平弊處繁多諸事難解,但兒臣依舊堅信此事利大於弊,我朝雖然開國一統了,但北方畢竟脫離中原治世許久,禮儀民風習俗偏移,儒法不興正統不盛,長久下去必然生亂。”

“如今國都位南,政治經濟文化皆匯聚於南方,南北差距日漸懸殊,從這兩年的科舉取士也能看出一二,兒臣以為我大明乃是天下人的大明,而非割據一方偏居一隅的南方小朝,當有穰闊四海八荒之象,豈能棄北不顧?”

朱元璋越聽越滿意上前拍著兒子的肩膀說道:“聽聽咱太子說的話,哈哈哈,標兒啊,咱聽到你能說出這般大格局大氣象的話比橫掃了草原都高興!”

“事情難怕什麽,這世上就沒有好辦的事,如果瞧見難處就不幹了,那還不如去當乞丐算了,只要確定利大於弊,那就遇事解事迎難而上就對了。”

朱元璋此時就仿佛睡醒了老虎,一掃方才的懶散,虎目明亮而銳利,一舉一動懾人心魄,大步流星的走回禦案後坐下笑道:

“這件事你不用管了,有爹在任誰也翻不了天,你說立北平為陪都那就立北平為陪都,咱倒要看看誰膽敢有不臣之心!”

朱標本來還在思考後續的解決方案,沒想動自己老爹直接讓他撤手了,不過也好朱標手上的資源確實很難完美的解決這件事,於是躬身道:“那就勞煩父皇了。”

如果是經濟發展之類的事情朱標還真不太放心自己父皇,畢竟老朱確實不擅長這方面的事兒,不過要是政治軍事上的事情,那這個時代還沒有誰能玩過自己父皇這位千年一遇的軍政天才。

後續的大概方法朱標也能猜出來一點,估計還留在朝中的勛貴們也要被打發出去了,尤其是他東宮麾下的南雄候鞏昌候等人,估計徐達湯和鄧愈傅友德等人也要有大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