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艸盛上出

到了傍晚臨近結束的時候朱元璋笑道:“倒是有趣,能如此教子應當不是為非作歹之人。”

朱標將批閱完的奏章摞好站起身走到自己父皇身邊,只見他手中拈著一封信紙其質頗為一般,明顯不是官用的信紙。

“這是刑部尚書夾在奏章裏面送上來的,前日刑部搜獄,得其與子書信,上報於刑部官員,然後竟一直傳遞到咱手上。”

朱標接過信紙一看,字跡頗為工整可見是個學熟之人,書信中寫道:“吾兒親啟,為父犯案於獄中有所感懷,欲傳教於子……為官須廉潔自持,貧窮清苦是士之常規,古人說貧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撫民當以仁慈為心,報國當以忠勤為本,處己當以謙謹為先,進修當以學業為務……

“另外,若有順人,可買附子二三枚,花椒一二斤,必經稅而後捎來,其他物品一概不要。”

朱標看完也忍不住笑了笑道:“寫的倒是不錯,不過既然是刑部搜獄發現的,那肯定是犯人了,既然有此覺悟怎麽會犯事呢?”

朱元璋靠在椅背上笑道:“倒不是什麽大罪,只是穿戴逾越了些,判罰也不過兩個月,看他如此教誨兒子可見是知道錯了,咱打算網開一面。”

朱標又念了一遍內容說道:“父皇是準備傳閱給文武百官了,倒也是個不錯的例子。”

“其人不過平民百姓,其子卻是個七品官員,倒是難得能有此覺悟甘心受罰,而不是讓兒子托人走關系減免刑罰,應該讓那些官員們好好看看,身居高位卻只知道徇私舞弊。”

隨即朱元璋揮筆在刑部尚書奏章上批文“令釋王升出獄,並賜附子五枚、花椒五斤,以表彰其賢。

最後一份奏章批閱完成,朱元璋說道:“今日難得閑暇,一起去坤寧宮陪你母後用膳吧。”

朱標點點頭應道:“近來天天在禮部工部來回轉,有段時間沒陪母後用膳了。”

一旁的劉瑾聽到這兒立刻躬身退了出去,準備提前去通報坤寧宮準備晚膳,上面的父子倆則是慢慢悠悠的起身往外走。

出了奉天殿後朱元璋隨口說道:“吳禎又在蘇州建了個造船場,雖然是為了清剿倭寇加大海漕,但再加上其他幾處的造船廠這朝廷每年的損耗不小。”

朱標微微側目看了看自己父皇的面色就知道他在考慮縮減大明海軍開支了,其實也沒錯,當下大明財政艱難,而海軍的支出遠超陸軍卻沒有什麽大用。

朱標算了算今年朝廷的收支狀況說道:“沿海狀況逐漸好轉就是因為我朝海軍兵鋒日盛一日,兒臣以為船廠還是要維持的,至於糧餉空缺可以從他國身上找一找。”

朱元璋眉頭一挑:“從他國找?高麗安南占城等國都是受了冊封的藩屬國,大明收些朝貢可以,但如果想讓他們再出一大筆可就難了。”

“父皇,從東瀛南北朝對抗以來,歷年倭寇的數量從來都是有增無減,殺之不盡斬之不絕,可今年犯我大明沿海的倭寇卻比前幾年少了許多。”

“那些倭寇總不可能是幡然悔悟自行回國了,估計都是放棄大明去找高麗安南等國劫掠去了。”

朱元璋眼睛一亮道:“你是想讓吳禎率海軍將高麗半島以及南洋諸國的沿海都納入我大明的庇護之中?”

朱標負手跟在自己父皇身側點頭道:“前幾日兒臣收到了蔣思德的密信,今年高麗慶尚道、全羅道、楊廣道等沿海地區受到倭寇大舉入侵,高麗沿海防線全面潰敗,倭寇甚至攻入其腹地劫掠,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雖然還沒有接到南洋諸國那邊的消息,不過兒臣料想他們的情況也不會太好,倭寇劫掠之地可謂人畜盡絕寸草不生,如此大的損失之下他們不可能不向宗主國求援。”

朱元璋停下腳步思索片刻道:“得不償失,倭寇猶如餓紅了眼的狼群,大明好不容易趕走它們,為了那點供奉再上前招惹恐怕是肉沒吃到反惹得一身騷。”

倭患侵擾可不僅會使沿海地區城鎮衰敗,其他地區的丁壯亦因運送糧襪,而停耕廢織,稼稽失時影響深遠,朱元璋本打算打疼倭寇之後再想辦法聯系東瀛,以政治手段解決倭寇問題。

“標兒,你是想借著這個機會練兵吧。”

“兒臣確實有這個想法,自開國以來海軍一直閑置在沿海衛所,除了洪武二年在湯帥的帶領下主動出海圍剿過倭寇過外,一直是處於被動防守狀態,大多數海卒缺少海上作戰的經驗。”

朱元璋沉默片刻再次邁動步伐:“大明還不夠大嗎?”

“很大了,但兒臣害怕我大明難逃歷代王朝的覆轍,固守祖業最多也就是二三百年的國祚,兒臣想趁著王朝盛世為大明尋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