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爭議

朱標此言一出,本來安靜下來的朝堂瞬間吵雜起來,不過倒也沒人直接出來反對,而是都有些驚愕的同身旁的同僚們交流,有搖頭的亦有點頭的。

朱元璋也是微微一愣,改立陪都可不是小事,其中所牽扯的事情關乎全局,開封雖然如今沒有什麽存在感,但其涵蓋的政治正確意義對初建的大明就有重大意義。

當初確定開封不適合作為首都之後,他不是沒想過把目光放在洛陽西安過,只是由於方方面面的原因不得不暫且擱置,但還是第一時間立開封為陪都,並且耗費巨資重建新城。

要知道在洪武元年劃出那麽大一筆資源重建開封並不合適,還不如用到其他地方,但朝廷還是那麽做了,就是因為開封的象征意義巨大,雖然宋朝屈辱歷史頗多,但畢竟是漢家正統。

一般而言,開國集團都力圖將首都定在與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據地不遠的地方,這個因素十分重要,周秦隋唐如此,遼夏金元亦無不是如此。

南京說實話作為首都從地理位置來說並不是太合適,有些太偏東了,但這裏是最能被淮西文武以及南方士族所接受的,而且也是老朱由南逐北的真正根基所在。

所謂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話雖粗俗但也是這個道理,目前以南京作為大明國都並沒有什麽不妥,而以開封為陪都就未免有些太雞肋了,兩京制的作用完全沒有體現出來,南京開封之間的距離實在太近了。

陪都的最主要政治意義就是作為首都的職能補充,首都不在全國的地理中心而偏於邊地,不利於統治者管轄全境,故有必要在緊要的軍政要地設置陪都,以加強對全國的控制。

目前來說開封並沒有做好這個工作,至於那個象征意義隨著大明根基日漸穩固也在逐漸失去作用,那麽將軍政要地北平立為陪都,加深南北聯系安撫北方民心更有意義。

以上這些如今的朝臣們都能想到,只是事關重大不敢輕易上奏罷了,這種事提出來就是得罪人,滿朝文武勛貴,但凡手中富裕些的基本都是先買京城周圍的田畝買不到了再去買開封周圍的田畝。

京城地貴由此而來,可想而知如果廢開封陪都之位格,其周邊的田畝地價必然是要狠跌的,有不少人恐怕要血虧了。

通政使陳佑宗當先力挺自家殿下:“啟稟聖上,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深謀遠慮臣等拜服,開封雖經修繕但尚不足為我大明政經之都,反觀北平乃我朝抵禦蒙古之軍政要地,正好扼住蒙古兵鋒。”

戶部尚書也是支持道:“臣附議,北平為前元大都當年中山王統兵進取,元順帝不戰而逃,其城內主要建築完好,只要稍經修繕即可使用,確實能省下極大的人力物力,遠比繼續重建開封更為合適。”

建立一個陪都可不是小事,也不是能簡略的了的,基本就是另蓋一座皇宮,而且朝廷各部的府衙也得一應俱全,以便朝廷隨時可以入主繼續維持國家運轉。

現如今南京還在不斷建設,開封也在不斷建設,兩頭開工導致戶部困難的很,如果能用上元朝遺留下的北平府,那可就能省下太多了,也只有這樣戶部才有可能攢下三年後還給江南士族的百萬石糧食。

所以別管其他人怎麽樣,戶部反正是必然要全力支持的,緊隨其後的便是兵部以及大都督府的官員,南方無大戰,唯有北方蒙古讓他們晝夜難安。

只不過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對的,中書參政塗節就進言道:“微臣以為不合適,北平原為蒙元外族之都城,我大明漢家正統,焉能立都於此。”

中書右丞陳亮也是說道:“微臣也以為陪都改立乃是大事,不好如此輕易決斷,何況開封府地處中原腹地,乃是正中之央統禦四海八荒之基,宜比偏遠之北平更為合適。”

吏部尚書陶凱上前道:“河東地勢高厚,可控制西北,堯曾建都,但其地苦寒,江淮士卒不堪,開封,襟帶河淮,宋曾建都,但其地平曠,無險可守,臣以為這兩者都不合適,不如另立西安或者洛陽為上。”

監察禦史胡子祺進言道:“洛陽,周公曾蔔之,周、漢曾遷之,但嵩、邙諸山,非有散函、終南之阻,澗、伊、洛,非有涇、渭、灞、滬之雄,所以據百二山河之勝,可以聳諸侯之望,可以綿宗社之久,舉天下莫如關中。”

以趙庸等為首的勛貴們看了好一會兒的戲,見還能挑別的地方立刻上言道:“末將等附議太子殿下之言!”

見沒人理會他們接著喊道:“若是都不行,那不如立鳳陽為陪都……”

“粗鄙武夫黃口小兒之言,老夫羞於與爾等同殿!”

“南雄候這麽想回老家,不如請命鎮守,何必攪合國朝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