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慶祝席宴(第2/3頁)

這誰知道啊?

眾人面面相覷。

還是他們的山長,老頭兒扶著胡須道:“移家只欲東關住,夜夜湖中看月生。”。

“山長果然博學!”溫潤樂得一拱手:“晚輩佩服。”

溫潤也是舉人,山長也同樣是舉人,他不能自稱“學生”了,要自稱“晚輩”。

“你們這都是從書上看來的內容。”毛師爺卻道:“實際上,這個故事可不是這樣的,我們那裏的傳說,紹興有個裁縫師傅,娶了妻子就想要孩子。一天,發現他的妻子懷孕了。他高興極了,興沖沖地趕回家去,釀了幾壇酒,準備得子時款待親朋好友。不料,裁縫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而老婆又生了一個女兒,因此,女兒滿月時並未拿出來,一直埋於桂花樹下,他也把此事給忘到了腦後。光陰似箭,女兒長大成人,生得聰明伶俐,且繼承了裁縫的手藝,並和裁縫的徒弟成了親事,他高高興興地給女兒辦婚事。成親之日擺酒請客,裁縫師傅喝酒喝得很高興,忽然想起了十幾年前埋在桂花樹底下的幾壇酒,便挖出來請客,結果,一打開酒壇,香氣撲鼻,色濃味醇,極為好喝。於是,大家就把這種酒叫為”女兒紅”酒,又稱”女兒酒”。此後,隔壁鄰居,遠遠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兒時,就釀酒埋藏,嫁女時就掘酒請客,形成了風俗。”

“哇哦!”一群小年輕一時之間遐想不已。

溫潤笑著調侃道:“這喝的不是酒,是一個妙齡女子的美好年華啊!”

一個個俊臉微紅,眼神漂移不定。

這種浪漫的猜測,一群讀書人哪裏經歷過?

“都瞎想什麽呢?”毛師爺笑了,哈哈的樣子,特別的讓人無語:“其實這都是故事,紹興是我的老家,那裏的習俗如此,每戶紹興人家誕下嬰孩後,都會釀造三壇酒,將酒埋在地底。女孩子呢,就叫女兒紅,男孩子就叫狀元紅,便盼望他長大後飽讀詩書、上京赴考,到有朝一日高中狀元回鄉報喜,即可把老酒開瓶招呼親朋。話雖如此,能夠真正考上狀元的人萬人無一,故而一般都是叫做花雕,為的是在兒子成親的那天,拿出來招待客人們,所以說,不管是女兒紅還是狀元紅,其實都是花雕酒而已,只不過一般的花雕酒三年就是不錯的陳釀了,放上十幾年的,唯有女兒紅與狀元紅而已。”

眾人大開眼界,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以後再也不要被騙啦!”山長笑著道:“沒有十六、十八年,是沒女兒紅的,沒有中狀元,那狀元紅也只是花雕而已。”

眾人齊聲應是。

吃了幾口菜,又談起了科舉的事情,山長尤其認真的道:“這次我們只出了溫潤一個舉人,兩年之後,爭取再多出幾個中舉之人,你們都很有才學,但戒驕戒躁。”

眾人滿面紅光,也不知道是喝酒喝的還是吃菜吃的,亦或是高興的。

因為山長的話,代表著他們有中舉的可能,一般山長不會這麽說,但是他既然這麽說了,那就是有希望啊!

吃過了這頓飯,其他人都告辭了,溫潤挨個送別,毛師爺是被劉三兒親自送回衙門的,山長跟兩位先生留了下來。

被溫潤請到隔壁的雅間裏,張大哥給安排的茶水點心。

等到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只有許攸還留下來,照顧三位長輩。

溫潤也趕緊收拾了一下,去了雅間陪著喝茶吃點心。

縣城裏書院的山長姓吳,名桂,字秋生。

山長是中秋的生日,非常的好記。

兩位先生,一位姓孫,名興,字鐘華。

一位姓趙,名諄,字善行,又因為信佛的關系,他還有個俗家法號叫意會。

三位都是溫潤的師長,溫潤在他們面前也表現得跟從前一樣,其實是根據原主的記憶來的,只不過他們也許久未見溫潤了,加上溫潤的身份不同了,又經歷了那麽多的事情,他們也沒多懷疑。

如今能坐在一起聊天,已經是很不錯了。

“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是不是有一些疑惑?”吳山長悠哉悠哉的喝著茶水,還吃了一個山楂糕,這東西醒脾健胃助消化,。

“是的,山長,同窗也就那十幾個,可是後來的幾位……其實交情並不深。”溫潤問出來了:“何況都送了禮,這禮尚往來的,我並沒有跟他們有什麽交集。”

古代人講究得很,這禮物也不是隨便收的,禮尚往來,禮尚往來!

有來有往才能是禮尚往來。

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你一個讀書人,哪怕不是秀才舉人呢,也得知禮懂禮。

因為在時人看來,“禮尚往來”應該是全民性的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