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5頁)

“他們或許猜到我們在外面有人接應,卻不知具體是誰,藏在何處。凈禪寺香火鼎盛,周遭人流湧動,他們算不準,也不敢保證寺內一出事,接應之人定會冒著風險入內救援。

“倘若寺外的人察覺寺內動靜,轉身跟著四散的百姓一起逃離呢?到時候人海茫茫他們要如何去找?

“唯有假裝被阻攔,放跑一人,這人才會去找寺外的同夥。若這人動作快,自然可以在寺外就與同夥會合;便是動作慢,趕到地點之時,同夥已經遠走,也會自己想辦法回藏身之處。”

阿玉聽明白了,面色一變:“他們派人暗中跟著我們?可我們已經會合,現在就能直接將我們拿下啊。”

“不。他們怎麽知道我們是全部出動,若有人根本沒參與今日的計劃,而是留在藏身地呢?再說,孩子還在我們手裏。只有跟著我們才能找到孩子。

“便是將我們都抓了,他們就一定能從我們口中問出孩子下落嗎?若我們是硬骨頭,死都不肯說呢?就算我們不是硬骨頭,總會招供,他們想要我們開口也需要時間。

“而我們久不回去,留守的人必然會明白我們已經出事。他們要麽第一時間帶著孩子轉移,要麽直接殺了孩子逃離。不論哪種,都是官府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她們自己知道人手不夠,此次為確保萬無一失,必將孩子弄到手,已是傾巢而出。但官府並不知曉。

阿玉心頭一緊:“那我們便不回去。”

“不回去?”竇三娘輕嗤,“不回去我們能去哪?你當他們為何既要放我跑,又要傷我?我有傷在身,不好逃離。城門搜檢,藥房醫館嚴查,客棧驛館何處敢收容我們?這是為了確保我們只能回去藏身處。再說,跟蹤的就在身後,我們不回去有什麽用?”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阿玉十分煩悶,阿良更為賭氣:“就算沒用,也能讓那三個孩子給我們陪葬!”

她們不回去,無人知道孩子藏身處,過幾日,那三個孩子就得餓死。

竇三娘嘆氣搖頭。這是意氣行事,她不贊同。

阿玉也不贊同,白了阿良一眼:“你是不是傻。三娘子身上有傷,醫館藥房去不得,你讓她怎麽辦?唯有小院存著備用藥物。”

阿良啞然,愣愣閉了嘴。

可竇三娘顧慮的卻不是這點。

既然綢緞鋪東家之女是個局,也便是說關於她的那些傳言不能信。若都是假的,那是否表示她要找的武姓之女仍舊可能在那三個孩子當中?

天下姓武的不少,但要姓武,還得住在長安,且家中去歲有女嬰出生。幾點相加,範圍就很小了。全長安也不見得有幾個。而她手中已握著三個,可以說可能性非常大。

竇三娘掀開簾子一角,望向外頭繁華的街市,心念轉動。

回還是要回的,但需想個法子才行。

********

某客棧門口。

長安令看著廂內空無一人的馬車面色鐵青,怒問:“怎麽回事!不是讓你們跟緊了嗎?”

“是。屬下等人確實跟緊了。但誰知道那些人的馬車突然在客棧停下。這裏臨近平康坊,往日十分熱鬧,來往商客頗多。客棧生意紅火。

“屬下等人還納悶,她們來此作甚。若是一直藏身於此,我們不可能不知。若是今日才改了主意決定暫且入住躲避,當也不該選此等喧囂之地。故而想著派兩個人入內查看,剩下的分別堵住客棧前後出口。

“但我們與他們不過前後腳入內,卻是找了一圈也沒找到她們,這才察覺不對。剛巧有客人退房打算離開,卻發現自己的馬車被盜。屬下立刻醒覺,問明路上過往行人後,順著他們指引的方向而去,在菜市口找到了失竊的馬車。車內還有血跡殘留,但人已經不在了。”

長安令立時轉身,又來到菜市口,果見車廂內空空如也。

“為何不追!”

“菜市地形復雜,人員冗多,且四通八達,處處是出口,不知她們去向,無法追。”

長安令咬牙:“不知去向,便找去向!那女子被小郎君射了一箭,身上有傷,有血腥氣,用狗去尋。”

官差苦笑:“尋不了。此地是菜市,不僅有賣菜的,還有賣魚的,甚至有好幾家屠夫,味道雜亂。況且這裏來往的人多,逛的久了,難免會沾染上葷腥血氣。”

聽此,長安令哪還會不明白。狗是靠鼻子尋蹤記的,可若氣味太雜,且出去的人大多身上都有味兒呢?這還怎麽找!

長安令微微一晃,強撐住身形走到另一旁的馬車邊:“小郎君!”

李承乾掀開車簾:“跟丟了?”

“是。”長安令面容苦澀,不敢多說一個字。

李承乾翻了個白眼,長嘆一聲:“你說你們辦事怎麽這麽不牢靠呢。我主意都給你們想好了,等於把飯送到你們嘴邊了,你們都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