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想解放(第2/2頁)

士農工商竟與賤民人格平等,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這豈不是意味著士子在街上遇到了賤民也需作揖?天下哪有這等道理?

如果任由這種思潮泛濫下去,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將在華夏重演,大一統的華夏將成為過去式,今後的華夏必將會陷入四分五裂之局面。

想到這,黃道周便更覺焦慮,同時也生出一等“縱然粉身碎骨也要阻止禮崩樂壞、也要阻止華夏重陷於春秋戰國之亂局”的崇高偉大使命感。

就在黃道周自我感動的時候,耳畔響起一聲師傅。

回頭看,卻是太子朱慈烺正在恭敬的向著他作揖。

崇禎九年時,黃道周曾任詹事府少詹事,當過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炯兩年講官,所以朱慈烺的這一聲師傅黃道周當得。

“參見太子。”黃道周也趕緊長揖回禮。

朱慈烺作完揖又直起身說道:“師傅容稟,自京師及北方諸省淪陷之後,父皇每每夙夜憂嘆,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興兵北伐、光復故土,唯恐臣工匠人辦事不力故而事必親躬,是故並非父皇不重禮,實在是當此非常時期顧不上。”

“如此說來,太子也認為聖上此等行徑有悖禮法?”

黃道周聞聽此言頓時精神一振,只要儲君認同儒家禮法就好,大明就仍然還有救。

朱慈烺的一張俊臉瞬間垮下來,心說黃師傅你這人好不識趣,孤就只是這麽一說,你怎麽還挑起理來了?這話讓父皇聽見可怎麽得了?

當下朱慈烺便不再理會黃道周,顧自前行。

等兩人走進草廳時,崇禎已經在跟路振飛他們三個說正事了。

路振飛說道:“聖上,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因涉及到李妃,所以臣等不敢擅專,想請聖上先行確定下一個條陳。”

崇禎反問道:“你們內閣的意思呢?”

路振飛說道:“我們內閣的意思是,索性趁這機會將水西宣慰司等土司也改土歸流,一勞永逸鏟除西南所有土司。”

敢情是水西宣慰使安坤來告禦狀了。

說李妃也就是湖廣副總兵李香君惡意誘拐水西宣慰司的土民。

事情的起因,就是李香君在遵義府先免五年皇糧再接著均田。

結果消息傳開來之後,方圓數百裏的土民就紛紛湧入遵義府。

一句話,這個時代的漢民活得艱辛,但是西南的土民更艱辛,說是螻蟻也不為過。

後世的旅遊景點說起西南的土司制,只給遊客說美好的方面,但是土司所做的殘忍方面卻從來不提。

說白了,土司制其實也就是農奴制。

廣大土民就是大小土司老爺的奴隸,地位比佃農都遠遠不如。

至少地主老爺打殺佃農是違法犯罪,但是土司老爺打殺土民,就跟殺牲口沒區別。

所以聽說了李香君在遵義府的故事,周圍數百裏的土民就紛紛從原籍逃亡到遵義,說到底,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

再愚昧、再沒有接受過教育、再怎麽被宗教洗腦洗傻了的人,也總是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女能夠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

但是這些土民的逃亡卻動了安坤等西南土司的利益。

“能一勞永逸解決西南土司固然好,但是就怕好心辦壞事啊。”崇禎輕嘆一聲又道,“路閣老你們也知道,華夏等人可是直到現在都還在廣西與狼兵苦戰。”

去年十月間,陳邦彥、陳子壯以及張家玉率三千新軍進廣西,一邊清丈均分靖江王府名下的耕地,一邊改土歸流,結果導致廣西境內的幾十個土司造反。

因為陳邦彥等三人疲於應付,崇禎又命華夏率五千新軍馳援廣西。

結果到現在七個月已經過去,華夏他們都還沒有平定造反的廣西土司。

路振飛、張慎言及孟兆祥的臉上流露出訝然之色:“聖上竟然不知道嗎?”

“知道什麽?”崇禎一臉懵。

“這倒是臣等失了計較了。”

路振飛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