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中餐烹飪的薪火相傳!國宴酥烤鯽魚,可不是烤魚喲!(第3/4頁)

眾人哄堂大笑,老宋忍不住給了戴建利幾拳頭,把這家夥從椅子上趕了下來。

很快,大家就進入了拍攝狀態。

林旭拿著幾只老黃送來的童子雞,開始做油淋仔雞。

這是一道類似於油淋乳鴿的菜品,整道菜的做法很簡單,先把雞腌透,再入鍋油炸,像炸乳鴿那樣炸熟,最後斬塊蘸辣醬油食用。

今天老黃送來的都是散養的小雞,很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雞肉能夠炸熟。

林旭先用食鹽把雞身上搓一遍,把雞皮和腹腔中的臟東西清幹凈,接著用水淘洗一遍,把雞身上的鹽粒洗幹凈。

接著拿起廚房紙,把童子雞身體內外的水分擦一遍。

沒有生水,雞肉腌制起來才更快,效果也更好。

林旭往雞身上淋一些生抽,混合著蔥姜花椒,把雞身上塗抹一遍,接著再淋一些黃酒,重點塗抹在雞屁股等部位,去除雞肉的異味。

做完這些,他蒙上保鮮膜,把這些雞送到冰箱冷藏室,利用低溫進行腌制。

雞腌上,林旭閑著沒事,看起了戴建利做酥烤鯽魚。

半斤左右的鯽魚去鱗去腮,從背部剖開,將內臟和腹腔裏的黑膜扒拉幹凈,順便在魚脊部肉厚的地方打上花刀,用黃酒和蔥姜稍稍腌制一下。

趁著腌魚的功夫,他架上油鍋開始燒油。

順便又切了蔥姜絲、紅椒絲等配料。

油燒熱,戴建利將腌制好的鯽魚提著尾巴抖一下,接著下進油鍋裏,大火炸制。

做酥烤鯽魚,首選要把魚表面徹底炸幹,這樣魚肉才顯得更嫩,同時也能把魚骨炸透達到骨酥肉嫩的地步。

酥烤鯽魚中的酥,指的就是魚的骨頭酥,吃起來不用吐刺,制作流程跟酥帶魚酥鯽魚幾乎一樣。

魚肉要多炸一會兒,外面越幹,等會兒放進鍋裏烹制後才會能更多的吸收湯汁,吃起來的口感也更加美味可口。

很快,鍋裏的魚炸得有些定型了,戴建利又放進去一條。

他沒有同時放進去,因為那樣會導致鍋裏的油溫快速下降,而是炸幹一條再放另一條,讓鍋裏始終保持高溫狀態,這樣炸出來的魚品質才高。

沒多久,等魚肉炸到位時,撈出來,放在大漏勺中控油。

所有魚全都炸一遍,戴建利拿來一個大號砂鍋,把切好的蔥姜絲分出一半鋪在鍋底,擺上炸好的鯽魚,再將剩下一半蔥姜絲放在魚身上。

倒入高湯,再調入食鹽、白糖、香醋、黃酒、生抽、老抽,大火燒開,讓鍋裏的酒氣揮發一下,帶走異味。

接著調成小火,蓋上鍋蓋開始燜。

“差不多得倆小時,也就是吃午飯的時候,這些魚基本上就好了。”

魚肉需要火靠幹,讓味道徹底浸入到魚肉中,這樣做出來才是正宗的酥烤鯽魚,吃起來才更加美味。

這會兒酥烤鯽魚已經沒了看頭,林旭又踱到謝保民旁邊,看他做腐乳醉蝦。

按現在的國宴標準,這類生腌類菜品是不能上國宴的。

但第一次舉辦國宴,經驗不足,甚至燕京飯店都沒有淮揚菜師傅,還是從老牌淮揚菜館玉華台請來的廚師掌勺。

但越是匆忙,越能表現出當年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的情況。

腐乳醉蝦用的是河蝦,去掉蝦槍、蝦須、蝦腿,抽出蝦線,然後放進黃酒中醉一下。

吃的時候蘸著腐乳和香油等調味品調制的鹵汁食用,味道十分鮮美。

謝保民拿著廚房剪,麻利的收拾著河蝦,見林旭湊過來,指著收拾好的河蝦問道:

“等會兒給你留兩斤夠不夠?不夠我再加點,反正這邊留多留少都會被吃幹凈,不如苦一苦那些等著開席的老師傅們。”

林旭:“……”

你這話讓他們聽到,又會記在師父頭上。

不過依照師父的脾氣,是全然不會放在心上的。

他說道:

“夠了夠了,太多也吃不完,現在很少有人吃醉蝦,大家不一定能吃得慣呢。”

“肯定能吃得慣,這道菜之所以加腐乳,就是為了照顧北方人尤其是京城人的口味,對於吃腐乳長大的人來說,吃一口就停不下來。”

腐乳能夠最大限度的壓住蝦的腥味,順便把蝦肉的鮮甜襯托出來。

對於習慣吃醉蝦的長三角地區的人來說,這根本就是多此一舉,但北方人吃不慣,所以得加點腐乳調劑一下。

謝保民問道:

“覺得哪道菜好吃就讓他多做點,不要不好意思,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氣。”

林旭倒沒客氣,因為現在所有人都特意多準備了菜品。

比如郭衛東,他這會兒正在做紅燒魚翅,為了防止不夠吃,甚至還讓程建設從燕京飯店後廚端來一些泡發好的魚翅,這些魚翅加上老黃提供的食材,做出來足有一小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