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燒豬美味,饞哭一眾網友;直播成功,門票當場售罄!(第2/4頁)

“太好吃了,真是無與倫比的美味!”

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滿足且幸福的表情,尤其燒豬肉吃進嘴裏,那種香酥的口感,簡直酥到了心底。

吳可欣扒拉一口米飯說道:

“原本以為這燒肉跟烤乳豬一樣,不太適合下飯呢,沒想到跟米飯居然是絕配……粵利粵,要是不配米飯,一般都怎麽吃啊?”

“蘸糖啊,或者甜醬也行,我還見過蘸番茄沙司的,怎麽好吃怎麽搭配,很隨意的。”

燒肉雖然在廣東很有名,但也基本上只有清明節祭祖的時候,才會買一整只放在祠堂裏,祭拜後各家分著吃掉。

一年就吃這一兩次,所以怎麽搭配吃都行。

據說過去家裏的女孩子根本沒資格吃,只有能進祠堂的男性才能食用。

不過現在,這種重男輕女的規定早就沒了,全家老小人人有份。

謝保民因為跟郭衛東關系不錯,對這道菜很了解:

“廣東那邊很熱衷於宣傳烤乳豬,宣傳叉燒肉,但對於燒豬,宣傳力度並不大,一來這是祭祖用品,二來燒豬一直都建立在重男輕女方面,不符合現代的價值觀,一旦挖菜品的歷史,就……挺尷尬。”

曾曉琪對這種話題挺感興趣,她寫美食的稿子,最喜歡聽這些。

所以一聽老謝說燒豬的歷史,便好奇的說道:

“什麽歷史啊謝總廚?您給說說唄。”

謝保民夾著一塊排骨送進嘴裏,把肉吃下去,吐出骨頭,這才說道:

“清朝那會兒,嶺南地區的閨女出嫁第三天要回門,當時的風俗是,婆家要是讓新媳婦帶燒豬回去,說明新媳婦是完璧之身,要是沒帶燒豬,就說明新媳婦不貞潔……這種陋習傳承了好多年,以至於出嫁閨女的人,會提前把買燒豬的錢給閨女,防止被婆家故意刁難羞辱……還是社會主義好啊!”

關於這條陋習,很多文史資料都有記載,清朝文人俞溥臣還曾專門寫詩嘲諷過:

閭巷誰教臂印紅,洞房花影總朦朧。

何人為定青廬禮,三日燒豬代守宮。

眾人聽著這些傳聞,立馬變得憤憤不平起來,吃燒豬的頻率變得更快,嚼得更響,仿佛吃下去的不是美食,而是一個個封建迷信的陋習。

文山表哥從理性角度分析了一下這種行為,覺得還是跟婆媳鬥爭有關:

“這應該是新媳婦嫁進門後婆婆穿小鞋的手段,你不聽話,不侍奉公婆,我就不給你買燒豬,不僅羞辱你,連帶你們娘家一塊兒羞辱了。新媳婦受了這種委屈,肯定會記憶猶新,等她當婆婆了,也會用在自己兒媳的身上,簡直冤冤相報。”

沈佳悅笑著問道:

“表哥,你一直不找女朋友,難道也是擔心跟我大姨不對付嗎?”

師文山幹笑兩聲:

“我媽早就說過,只要我能脫單,讓她給兒媳婦端茶倒水都沒問題……可惜,她一直沒有這種機會,當然,這也跟我孝順有關,當兒子的,哪能讓老媽受這種委屈呢。”

“咦,找不到對象就說找不到,不要再描抹了表哥。”

沈佳悅原本想幫文山表哥打個征婚廣告呢,不過看到他那鋥亮的腦門,覺得還是先植發比較迫切。

畢竟這老中醫的發型,增齡效果過於突出。

林旭他們吃飯的時候,不遠處的墩墩,也帶著弟弟妹妹在吃蒸好的豬裏脊拌蛋黃。

這是墩墩最喜歡的搭配方式,豬肉被蛋黃包裹著,滿是香味,同時蛋黃也能鎖住豬肉裏面的水分,吃起來更加鮮嫩。

直播間裏,網友們看著三只貓吃的蒸肉,再看看不遠處餐桌上的燒肉,一時間不知道該羨慕誰。

“超喜歡這種一大群人邊吃邊聊天的感覺。”

“聊天可以沒有,只要有燒豬就行,我這會兒饞得口水直流。”

“打開外賣看了一圈,沒見到燒肉,立馬訂了一張去羊城的機票,打算先過過癮再說,有知道去哪吃的踢我一腳哈。”

“樓上兄弟真是個行動派啊,去順德吧,均安燒豬味道不錯,想吃蒸豬也可以嘗嘗,美食超多。”

蔡森一邊吃飯一邊看自己手機上的直播消息,看有網友提到了均安蒸豬,便好奇的問道:

“林老板,燒豬跟蒸豬的做法一樣嗎?”

這個問題還真問住了林旭,因為他只兌換了燒豬技法,沒有兌換蒸豬技法,對這種上過《舌尖》的美食還真了解不多。

這時候就輪到師兄出馬了。

謝保民說道:

“做法上區別不大,就是把燒換成了蒸……流程都是先分割腌制,再上鍋蒸一下讓表皮緊致,接著再松皮,最後重新大火蒸,把皮下油脂蒸出來,吃起來有點爽口,口感上跟燒豬有很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