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美味燴羊肉,過癮!含水量達90%的面團,該怎麽和?(第3/4頁)

他笑著說道:

“沒有沒有,就是想邀請您幾位參加一個節目的拍攝。”

一聽這話,邱耀祖沒了興趣。

連旁邊的何廣昌也微微一嘆。

還以為遇到不長眼的需要老夥計們出馬呢,結果只是拍節目。

早二十年前,連央視去釣魚台采訪,也得湊他們的時間,對於拍攝節目,這群老夥計早就膩了。

林旭跟著兩位老人走進院子裏,這才說道:

“這次的節目不一樣,不是我們公司自己做的,而是和央視合作,準備把歷年的國宴重新復原做出來,沒有您幾位指導,我們不敢貿然下手。”

跟老年人打交道,得讓他們有種自己很重要,離了事兒就辦不成的感覺。

否則,他們只會覺得自己拖累了年輕人,是不願意一塊兒做事的。

邱耀祖和何廣昌對視一眼,瞅了一眼院子裏已經綻放了的梅花,感慨似的說道:

“當年的開國第一宴,用的就是淮揚菜,當時我爺爺剛過完五十大壽,就被抽調過去,成了國宴策劃委員會的一員……這是我們邱家一直以來都很驕傲的榮耀。”

那會兒邱耀祖不到兩歲,其實是不知道這些事兒的,不過再大一點時,一直聽長輩們念叨,加上父親早早被抽調到了外交部名下轄的外事招待局工作,印象比較深刻。

邱耀祖十來歲的時候,就開始練習烹飪的基本功。

另外還要學習文化課以及一些外語,這樣接待外國政要時,能更好的對接。

其實釣魚台這些老師傅們,或多或少都懂點兒外語。

高大爺之所以動不動就去找老外跳舞,還把lucy阿姨迷得神魂顛倒,就是靠著一口流利的外語。

邱耀祖等人的外語水準雖然沒有高大爺那樣達到情話高手的地步,但日常交流是完全沒問題的。

一些國外流行的調料和食材,他們甚至比年輕人都懂。

林旭聽到邱耀祖的感慨,立馬說道:

“那您更得加入了,因為我們都不知道當時的情況,正好也展示一下咱釣魚台的底蘊和實力。”

何廣昌是個宅心仁厚的人,一聽這話便說道:

“行唄,年輕人有需要我們就加入,都是為了傳承……老邱有什麽想法嗎?”

邱耀祖這會兒想的是依然是淮揚菜。

他看著林旭問道:

“你都邀請誰了?需要多少人?我們都能參加嗎?”

十八位老夥計同氣連枝,要是有人參加了,有人卻參加不了,容易讓大家心情不好,所以要提前問清楚,這樣才能決定參加不參加。

林旭說道:

“至少需要二十位曾經參與過國宴的大師,越能復原當年的菜品,節目的效果也越好,後人看到這些視頻節目,就能對當年的國宴有更清晰的了解。”

一聽需要這麽多人,邱耀祖明顯松了口氣。

他生怕只需要兩三個,到時候大家說不定會相互謙讓,甚至還會發生程建設拜師時大家輪流抽簽的情況。

既然這麽多人,那就參加唄。

小旭說得沒錯,正好可以展示一下釣魚台的底蘊和風貌,順便也增加點淮揚菜存在感。

想到這裏,他自言自語的說道:

“既然需要這麽多老師傅,那就讓賀家順也參加吧,既然是自己人,就得盡可能的給點露臉的機會。”

雖然是出於讓淮揚菜露臉的私心,但讓賀家順參加真是一步妙棋。

這種大型紀錄片的制作不容易,聽到風聲的人肯定會相互托關系爭取露個臉,比如那位在圈內名聲臭了的孟德興,應該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但賀家順加入的話,他肯定沒臉上躥下跳。

師兄弟倆原本是翻過來的,賀家順廚藝一般,經營方面也沒什麽亮點,可以說是個平庸小老頭。

而孟德興身為燕京飯店退休的總廚,一群徒弟整天上電視,兒子距離總廚的位置也只有一步之遙,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如果不是貪心的話,現在應該還是頗有名望的國宴大師。

如今,賀家順加入淮揚菜,馬上要上電視參加大型紀錄片的拍攝,還成了中華烹飪協會的理事長。

這樣的境遇,真應了那句“善惡到頭終有報”的老話。

林旭對賀家順的感官很好,他笑著說道:

“行啊,賀伯年輕時候也參與過不少國宴的制作,理應參加。”

走進客廳,保姆端來今年的雨前茶,沁人心脾的茶水下肚,渾身都變得清爽起來。

邱耀祖盤算著邀請的大師們,這樣一來,基本不用林旭操心了,因為中華烹飪協會這群老頭,會把這些當成福利分給大家。

聊完這事兒,邱耀祖看著林旭問道:

“小旭過年這期間,基本功沒落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