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被貓貓倒逼著換房子是種什麽體驗?賊拉香的幹燒魚!(第3/4頁)

魚幹不是每天都有的,只有顧客預訂烤全羊時,才會在烤羊結束後用烤爐中的余溫烤一些。

這樣墩墩有了零嘴,大家也能嘗嘗鮮。

嘗完魚幹,他起身剛準備回廚房,腦海中突然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林記美食話題殺入全國話題總榜前十五名,完成隱藏任務【總榜十五名】,獲得完美級菜品鄂菜——蓮藕燉排骨,恭喜宿主!”

什麽情況?

墩墩的熱度都過去了,咋突然殺入了總榜第十五名?

要知道放完花絮的下半部,林記美食的話題依然在十七八名徘徊,跟十五名還有不小的差距呢。

兩天過去,按說應該掉到二十名以後了。

沒想到這又突然殺到了前十五,還順帶著完成了一個隱藏任務。

他掏出手機,看了看熱搜話題榜,林記美食果然在第十五名,而且後面還顯示了出了一個“爆”字,這是熱度在迅速升高的意思。

點開後,他瀏覽了一下話題動態,這才明白過來是怎麽回事了。

昨晚有個常年在橫店跑龍套的群演把墩墩的視頻二次創作了一番,將會議桌那頭開會的曾曉琪等人比作了導演、編劇、制作人、監制等電影從業者。

這些人坐在高高在上的椅子上,各種唉聲嘆氣現在演員的演技越來越差,導致影視劇的拍攝難度越來越大。

但卻完全沒注意到,一些沒名氣的小演員那賣力的演出。

導演們說的所有動作神態小演員都能演出來,但因為導演們看不到,所以墩墩代表的小演員只能唱獨角戲。

到最後,墩墩在會議桌上躺下,代表著小演員們認命、轉型、黯然退出這個行當。

而導演們則繼續感嘆著沒有好演員。

諷刺意味很強。

配音和字幕都完全契合墩墩的表演。

所以剛發布出來,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不少視頻創作者都紛紛根據墩墩的視頻展開二次創作,從而表達人才被埋沒的悲哀。

墩墩的視頻就這麽再次火了。

連帶著林記美食也再次翻紅,竄到了話題總榜十五名。

看完後,林旭瞅了廚房裏正在幹活兒的朱勇一眼,原本還打算讓朱勇做蓮藕燉排骨給大家嘗嘗鮮呢。

現在看來,不用等朱勇做了。

自己就能輕松做出來。

下午四點多,林旭下樓將水族箱裏正在暢遊的鯉魚抓出幾條,開始做幹燒魚。

幹燒魚這道菜,據說是大畫家張大千創作出來的,也說是有位看人打牌的廚師忘了時間,導致魚在鍋裏熬幹了湯汁而做成的。

反正不管怎樣,這都是一道做法不復雜但味道卻超級鮮美的菜品。

拿菜刀將鯉魚的腦袋敲一下,隨即在尾巴根部來一刀,把魚血放出來,接著將魚鱗刮掉。

這種兩斤來重的魚,鱗片不是很大,所以這次就不留了。

魚鱗的不光身上有,魚肚子上也有,而且還更硬一點,為了影響口感,需要從頭到尾都要刮洗幹凈的。

刮好後將鯉魚開膛。

將裏面的內臟一股腦挖出來,不過魚籽魚鰾魚油可以留下,回頭做魚雜吃。

內臟清理幹凈後將腹腔裏的黑膜洗幹凈,再去掉魚鰓和魚牙,最後把魚尾修成一個標準的“V”字形,這種形狀被稱為燕尾,有吃完展翅高飛的意思。

做完這一步,鯉魚的清理工作就算結束。

魚身清洗一遍,再用廚房紙把表面和腹腔中的水分全都擦幹,接著開始給鯉魚改刀。

鯉魚改刀的方式有很多。

有一字花刀,柳葉花刀、牡丹花刀等等。

今天做幹燒魚,要用的是十字花刀。

把魚平放在案板上,在魚脊背上肉厚的地方,順著魚身斜四十五度下刀,用刀尖的部分切到魚骨停下。

接著間隔幾厘米,再這麽來一刀。

做幹燒魚花刀必須要深,要切到骨頭,這樣魚肉才能更加入味,才更好吃。

從頭切到尾,再換個角度重新切,讓刀口呈現垂直交叉狀態。

兩側全都打上花刀後,放進盆裏,抹上一層食鹽,再將蔥姜揉碎了塗滿魚身和腹腔,最後把蔥姜塞到魚的腹腔中,進行腌制。

這一步是給魚入一個底味兒,讓鯉魚的味道更鮮美。

接著將蓋上蓋子,讓魚在盆裏腌制十分鐘。

趁著這個功夫,把準備用到的食材都準備一下。

肥一點的五花肉,切成石榴籽大小的顆粒,姜蒜切末,豆瓣醬剁成泥,芽菜淘洗後剁碎,再切點筍丁、泡椒丁、大蔥段等配料。

傳統做法中,幹燒魚是不放鹽的,鹹味主要來源於豆瓣醬和芽菜。

所謂的芽菜就是用鹽腌漬的青菜類食材,類似於雪裏蕻、梅菜等、蘿蔔纓等菜品,是川渝地區一年四季離不開的腌漬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