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集鮮香滑嫩於一身的高端川菜——清蒸江團!(第2/4頁)

比如鍋邊出現密集小泡,溫水在七十度左右,鍋底開始冒小泡的時候,水溫是八十度,鍋底冒大泡,基本上就在九十度以上了。

戴建利提著兩條江團放在鍋上面,用勺子舀著鍋裏的水淋在魚身上。

剛淋上,魚身上那些黏液就立馬凝固成了膜狀,就像是敷的面膜一樣。

這樣淋燙幾遍後,提著魚丟進鍋裏再涮一下,讓魚的外皮充分被熱水浸透。

燙過之後,立即提出,隨即放在水龍頭下面,快速將江團身上的粘膜洗幹凈,順便用冷水把魚身投涼,防止鮮味物質流失。

做完這些後,擦幹魚身上的水分,放在案板上開始改刀。

江團的改刀很簡單,在脊背兩側肉厚的部位,每間隔兩三厘米切幾下就行,深度一厘米以上,讓調料可以完全滲入進去。

改刀過後,開始調腌料汁。

江團肉質細嫩,所以不能用鹽直接抹到肉上腌制,否則魚肉中的水分會被殺出來,降低魚肉的品質。

戴建利拿來一個碗,裏面放入蔥姜水、胡椒粉、食鹽、和兩小勺黃酒。

攪拌均勻,等食鹽完全化開,用手塗抹在江團全身。

塗抹完切點蔥姜拍扁塞進魚肚子裏,再把魚擺到盆裏,最後將剩余的腌料淋在魚身上,開始腌制。

趁著腌肉的功夫,戴建利開始給食材改刀。

煮熟的火腿切成薄片,這是一塊上方,擱江南菜中足夠做一道蜜汁火方了,然而在川菜中,卻成了點綴、陪襯、以及調味品。

“火腿除了增加鮮味之外,最主要的是給江團調味,這樣江團的滋味更鮮美,也避免食鹽過多導致食材口感不新鮮。”

師兄的話讓林旭一陣詫異。

居然奢侈到把火腿當鹽來用,怪不得大家對這道菜都一臉期待呢,這滋味想想就足夠饞人。

火腿切好後,再依次把其他食材改刀。

接著往鍋裏加入小半鍋高湯,燒開後將香菇、玉蘭片、瑤柱以及魚肚挨個兒放進鍋裏汆燙一下。

用高湯的鮮香去除食材中的異味,同時讓高湯裏的熱量喚醒食材中的鮮味物質。

在汆燙的時候要有次序,先燙魚肚,再燙瑤柱,最後是玉蘭片和香菇,把香菇放在最後面,能有效防止香菇竄味。

幾種食材全都燙好後,將鍋裏的高湯重新用大火燒開。

接著拿兩片豬網油放進去,用高湯汆燙一分鐘。

等會兒蒸的時候,這些豬網油是要裹在魚身上的,所以提前汆燙一下,防止豬網油的腥味和異味沾染到魚身上。

這些食材準備妥當,江團也腌制得差不多了。

把江團從盆裏拿出來,去掉蔥姜,然後按照陰陽雙魚的造型擺放在一個盆裏。

擺好後把切成薄片的金華火腿插進魚身上改刀的地方,再蒙上豬網油。

最後把多余的火腿和其它食材全都放進盆裏,再加入半盆做開水白菜用的清湯。

看到這裏,林旭覺得別說江團了,隨便摘兩片樹葉子進去烹制,味道都不會差到哪去。

加完清湯後,蒙上保鮮膜,防止冷凝水滴進去。

戴建利用牙簽在保鮮膜上紮幾個方便排氣的孔洞,接著便端起這個湯盆放進蒸櫃中,開始蒸制。

“這做法……真夠上流的啊!”

林旭感慨一聲,第一次見識這種做法。

不過這種高端菜都講究香味和鮮味和諧統一,而這道菜中,鮮味食材明顯多於香味食材,這香味能頂上來嗎?

雖然兩片豬網油中的油脂不少,但相對火腿之類的食材來說,多少有些單薄。

本著有疑問就找人解答的原則,林旭將這個問題問了出來。

結果在場的幾位總廚全都露出了伱果然沒吃過江團的表情,讓林旭更加迷茫起來。

“師弟,江團跟其他魚類不一樣,江團的肉中蘊含有大量脂肪,香味濃郁,所以這道菜只放了豬網油。”

謝保民話音剛落,宋大海也說道:

“八大菜系中,川菜算是最喜歡用豬油的菜系了,老戴之所以用得這麽克制,就是因為江團肥膩,油脂豐腴。”

噢……懂了!

林旭一陣慶幸,幸好之前沒假裝吃過江團。

不然這會兒絕對能在廚房用腳摳出半個小區。

接下來,戴建利為了表示對林旭的歡迎和對宋大海貢獻食材的愛心,又做了幾道具有代表性的菜品。

比如清湯肥腸、白油絲瓜、玉蘭雞片、大蒜肚條、白果燉雞等普通川菜館見不到的冷門菜品,著實讓林旭開了眼界。

四十分鐘後。

當午飯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蒸櫃裏的江團也已經蒸好。

打開櫃子,把蒸江團的盆從裏面端出來,揭開保鮮膜,一股濃郁的鮮香從盆裏飄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