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第2/3頁)

她擔心自己若在城裏正在流傳著蠻族聯軍將要來襲,合城有被攻破之危的緊要關頭離開,會加深城中百姓的恐慌。

畢竟她是在合城擁有一定聲望與地位,外人心中可以手眼通天的奇珍閣大掌櫃,在別人看來,她肯定知道更多真相,而事實則是她雖然是某些信息傳遞的經手人,卻沒看過具體內容。

不過在她看來,夷北軍既然沒有讓官方組織百姓撤退,就意味著情況沒到那麽危急的地步,輕易撤離,只會給那些家境不寬裕的百姓增加壓力和負擔。

所以她在辦好奇珍閣大掌櫃的交接後,也沒有急著離開,哪怕她有不得不離開的正當理由。

懷著這樣的顧慮在合城一留,就留到了夷北軍大捷的消息,合城內外所彌漫的那種緊張氛圍一消而空,瑞王妃等是人的離開也正式提上日程。

被發配到合城的這十多年,這些人都可謂是經歷復雜,感觸良多,如今真到了將要離開的時候,心中甚至還湧出一些不舍。

畢竟他們在這裏經歷過苦難,也經歷過可以掙脫泥濘的喜悅,還經歷過各種奮鬥與努力,並取得相應的回報。

遠離了昔日的尊榮與富貴,過著這種簡單而又平靜,就算身體需要受些累的生活,也有著別樣的充實與滿足,讓他們樂在其中。

“現在一出去,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皇上不該搶占夷北軍將士的功勞,放到太子殿下身上的事,但我總覺得,陛下不像是會做這種事的人。”

在洛氏看來,那樣一位對他們這些人都能如此寬仁大度的皇帝,怎麽可能會為了一己之私,做出搶占別人功勞的舉動?

可是夷北軍仿佛沒有聽到外邊的那些議論,一直沒有出面解釋的行為,也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確定其中到底存在怎樣的內情。

洛氏點頭附和道,“我也覺得這事有些蹊蹺,那可是夷北軍,要真被搶了功勞,哪怕大將軍是大駙馬,恐怕也會難堵悠悠之口,可是你們看看,那夷北軍上下,只顧著為打勝仗感到高興,沒有半點怨言,哪像被搶功的樣子?”

軍中將士可不像朝野上下的那些官員好說話,他們擁有武力,大多都是容易熱血上頭的魯莽人,真要被搶了功,他們自己會跳得比誰都高,哪裏輪得到讓外人替他們不平?

將軍府出身的洛氏對這種情況十分了解,可是現在的情況,就是有許多人都在明裏暗裏指責皇上不該幫太子搶功,而且還是搶這種不世之功。

與此相對應的,卻是夷北軍的人提起這場該太子居首功時,都是心服口服地反應,毫不勉強,也不存在什麽委屈與埋怨。

“說到底,還是外面人不了解內情,都低估了太子殿下,雖然我也不曾和對方打過交道,但是我能感覺得到,那些真正和宮裏有聯系的人,對太子都有些諱莫如深。”

聽到瑞王妃的話,李氏突然想起他們在京中時的情況。

“聽妹妹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逸哥兒和他媳婦提起東宮那位時,好像也都有些諱莫如深,每每提起皇上,都少不了會帶上太子,反正感覺……就是他們好像都挺敬畏那位太子,深恐怠慢般。”

但是偶爾提到只與皇上有關的話題時,何昌逸的語氣神態明顯都要更放松一些,甚至可以說是對長輩的尊敬和孺慕,多過對其身份應有的敬畏。

洛氏迅速接過話道,“對、對、對,我也有這種感覺,聽大嫂提起,我才想來一件事,有次晚上我起來喝水,見逸哥兒屋裏不僅點著燈,門還敞著,只拉下防蚊紗,就想過去勸一下,結果聽到他媳婦也在勸他早點睡,逸哥兒卻說什麽‘殿下面前,絕對不能出錯漏,被當面指出來很丟臉’之類的話。”

聽到嫂嫂和弟妹的話,瑞王妃也隨之想起某些細節,例如在何昌逸寫給家中的信裏,提及皇上時,言語之中總透著些親近,提及某些正事,或是表達某些感激與奮發向上的心態時,總少不了要提到太子。

這些細節在平時,並沒有引起重視,可是當她懷著較真的心態去推敲時,就能發現某些真相可能早已藏在她兒子不經意間的言語中。

因為她兒子早就知道某些真相,只是不便對別人,包括對他們這些親人提起。

但是那位給其帶去的影響太大,才會讓他在不自覺中,處處對那位透著恭敬,或者說是發自內心地敬佩與尊崇。

“這麽看來,逸兒和他媳婦可能早就知道太子不知道太子像外人傳得那樣,但因不確定上面為何會放任外面那麽傳,才會連我們都不說。”

李氏點頭道,“這麽說來,這次的事,或許就是上面不打算再隱瞞太子之才,開始讓太子正式在人前嶄露鋒芒的契機?”

瑞王妃若有所思地點頭,“可能是這麽回事,真的假不了,可能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知道可以確切證明這場大戰確實是由太子指揮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