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4頁)

景瀾將手中燈盞放在桌案上,道:“此番並非為了招魂返生之術而來,老先生大可放心。”

老人聞言擡起頭,詫異地看了她一眼:“當真?”

景瀾頷首道:“當真。”

她撿起竹簡放到一邊,席地而坐,四周是一片浩瀚無垠的星海,置身於此間,方知天地是何等廣闊,己身是如何渺小。

“看來是真的,”老人合上一卷,說道,“倒是可以知會一聲宴兄,以後不必再躲著你了。”

景瀾收回目光,為他將竹簡卷起,道:“宿老,這裏就是長安城的法陣之源嗎?”

老人答道:“正是,如你所見。長安乃當世雄城,歷代帝王皆建都於此。而此陣歷經五朝,反復修繕,方有今日這社稷山河陣。”

他手輕揮了揮,星海唰然淡去,只留下半邊。而在另外半邊,晨光漸明,旭日東升,金芒如水般傾瀉而下。天穹被白晝與夜晚一分為二,這景象極其震撼,而星日光輝交織,勾勒出一座雄偉城池。

景瀾思索少頃,問:“如此說來,這法陣若是要重修,恐怕有些難了。”

老人道:“難不在於修,而在於陣樞。也不知前朝究竟如何改了這法陣,我查閱古籍,發現已與幾代前相別甚遠。布陣人將法陣從司天台轉移到皇宮之中,使得這法陣的威力驟減,內外不均,轉運不通,時不時有些難以疏通之處,令法陣無法如從前那般運轉自如。”

景瀾道:“此次仿制的陣樞,足以能驅使朱雀道以東的法陣運作,比之從前那些已好了許多,難道還是不行嗎?”

“仿的再像,也終究是假的。”老人說道,“真的假不了,假的又如何能作真?要想令整個法陣轉動起來,必須要真的陣樞才行。”

景瀾沉默不語,老人慢悠悠地道:“仿制陣樞的,可還是那個與前朝有舊的沈家?”

景瀾點了點頭,老人若有所思道:“十幾年前,我曾見過沈和,那真是一位驚才絕艷的陣師。別人我不敢這麽說,但若是他在,假以時日,必能破解這法陣中的奧妙。只可惜,這樣的人物,偏偏英年早逝……如今司天台的星歷官,好像也是姓沈罷?”

景瀾答道:“正是沈和之侄,沈譽。”

老人會心一笑,道:“陛下用人不疑,亦是臣屬之幸。”

景瀾知道他是什麽意思。王沈二族早在前朝時便負責修繕長安城法陣,傳言陣樞就是出自這兩族之手。沈家擅設陣,王家擅觀星。以星象對應陣中要局布置,就是從這兩族所傳下的秘法。

而在前朝將覆之際,起義軍久攻長安不下,徒耗數月。城中上萬百姓被圍困在城內,圍城數月之余,漸漸糧絕彈盡,竟有易妻換糧,食人之子的慘劇發生。當時王沈兩族族長不忍見城中百姓遭難,便暗中泄露法陣要害所在,使得大軍方得以攻下長安城,就此推翻前朝。

由此王沈二族也成了新朝降臣,因身份緣故,始終不得重用。而他們助義軍破城本是為民,但在那些後被招降的前朝遺族眼中,此舉無謂道義不道義,與那叛國之徒無甚兩樣,都是欲殺之而後快的存在。

突然從暗中傳來一聲大笑,一位紫衫老人闊步走出。隔得遠遠的就聽見他笑道:“好哇!柳宿算你識相,將那小丫頭騙走了!我早說了,你有空就多勸勸她,不要整天做些招魂啊復生的大夢!那都是書局雇人隨便寫的,你看哪個當真過?她倒好,堅持了這麽多年,也沒見著招來什麽魂。你說人怎麽會如此想,當真是奇怪!”

那麻衣老人瞥了景瀾,笑道:“哦,你此次倒是回來的很快。”

“聽你傳音那麽一說,我就立馬回來了!”紫衫老人答道,“外頭又有什麽好呆的,呆久了也沒趣!”

也不見他如何走過來的,一霎已至兩人面前。待他看清竹簡堆旁多出了個人時,登時面色大變,怒道:“好你個柳宿老兒,竟然敢蒙我!”

景瀾不急不慢道:“晏老想多了,正如宿老傳音中所說,我確實不會再向你請教那招魂返生之法了。”

紫衫老人一愣,喜笑顏開道:“你想開了?好好好,想開了就好,以後莫要再來擾我清凈了!”轉頭與麻衣老人說道:“快將咱們那盤未下完的棋拿出來,咱們今天繼續下!你可千萬別耍賴,那棋盤上的落子我都記得清清楚楚的!”

麻衣老人輕聲道:“耍賴的從來只有你一人而已,與我何幹?”

他面前星光交錯,構成一張棋盤,棋盤上黑白兩色倏然出現,無形之中有只看不見的手,在為他們將棋局復原。

紫衫老人道:“隨你怎麽說,可別輸了又不認賬。”

待棋局復原後,兩位老人對局而坐。景瀾突然問:“難道這世間,真沒有返生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