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丹藥(第2/3頁)

小孩在劉大姐的胳膊下亂吐口水,看見洛元秋手中的石子後急了:“還給我!這是我的東西!”

劉大姐氣的用力拍了他幾下,怒道:“你還敢說!”

四下尋不著趁手的東西,劉大姐隨手挽起水桶的麻繩,將小兒子橫放於膝上,使勁抽了一頓。她兒子也是馬一般的脾氣,倔起來撅蹄子,在他娘膝蓋上鬼哭狼嚎,引的巷外街上的行人不住探看。

在洛元秋看來,劉大姐家的小兒子雖是頑皮,與自己的師弟相比,還是差了許多。她記得從前在寒山上,師弟犯下的事情多不勝數。曾經有次,他為試符術,將洛元秋的頭發都燒了半截,紮也紮不得,披著又難看,只能像個掃帚似的攏在一起。

要不是師父勸她說,她身為魁首,又是大師姐,應該胸懷寬闊。師弟犯了錯,需得多多包涵。

不然她早已經將師弟錘出山門,丟到山澗裏與猴群作伴了。

劉大姐打累了,拎起兒子的耳朵對洛元秋連連道歉。她小兒子也安分了許多,抽抽搭搭地站起來,將一把鼻涕眼淚抹在他娘的衣上,這才委屈地開口:“是在胡家巷撿的。”

洛元秋悄悄留了一顆,將剩下的都還給他。但劉大姐似乎瞧出些什麽來,怎麽說都不肯要。

“他明日找個泥地,隨便搓幾個泥丸也是一樣的。”

劉大姐如是說,趕雞一般把小兒子塞進家門,這才低聲問:“洛姑娘,這石子,可是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洛元秋掂了掂份量,答道:“是有些奇怪的地方,不過也沒什麽。”

劉大姐識趣地不再多問,關門教訓起兒子來。

洛元秋揣著幾顆石子返回家中,準備煮些粥喝。米缸已經見底,她抓了一把米扔進鍋裏,將木頭放好,手對著爐灶憑空畫了幾筆,灶中青煙燃起,不多時映出火光。又去把昨日買的包子取出,等粥好了烤著吃。

她坐在桌前,取出一顆石子把玩,指腹摩挲過那個奇怪的符號,良久之後,石子表層透明的外殼裂開,露出裏頭的黑色泥丸。

洛元秋捏了一點在鼻尖嗅了嗅,感覺像是什麽丹藥。她辨不出來,只覺得這味道聞著十分古怪,仿佛是還未煉制好。當下反手拋進爐灶中,爆出一蓬青紫的火焰。

喝了粥吃了包子,身上也漸漸暖和起來。洛元秋迎著寒風,夾著文書穿過大街小巷,走到了太史局門前。

太史局外依然人滿為患,不過多時,大門開了,從裏頭走出個青袍官員站在台階上,手捧一卷,開始唱名。

洛元秋隨眼一瞥,這些人打扮的甚怪。有廣袖高冠,素衣紅服做巫族打扮之人;也有那身著道袍,手持拂塵的道人;更有頭戴花冠,身披五彩服之人。總之亂七八糟的站在一處,猛然瞧去,還以為是閑野鄉村裏唱大戲的。

與之相比,她未免穿的太過尋常了。

尋了個位置站著,洛元秋聽見前頭的人說道:“……小道在山中修行七十載,依然容貌如舊,都是仰賴仙人所賜之物。”

說著他捧起一個瓷碗,頗為得意:“這便是我派所傳的至寶,只要向這碗中注入清水,即能拜請三清四禦,請五方帝神——”

竟是有如此神通!

洛元秋早聽師父說過,世間高人有太多太多,他們寒山門根本算不得什麽。她不由看向那碗,男子就剛從壺中注入清水,這時候一人嗤道:“這有什麽稀奇的?不過是個碗罷了,還能弄出什麽花樣來?”

周圍已經聚集了不少看客,這男人頭戴花冠,幹枯的手指碰了碰,指著花冠道:“你們瞧好了,我這花冠乃是上古神木上所折,千年不腐,始終是這副模樣。”

說著摘下花冠在空中一晃,那花冠上的花洛元秋從未見過,皆如絹紙一般。男人用火折子去燒,花冠上的花絲毫未變,圍觀者連連驚嘆。

洛元秋想起自己屋中的雲霄花,對這人手中千年不變的上古神花垂涎不已。

“區區小物,也敢拿出來炫耀?”

一個拄著拐杖的瘸腳老人走了過來,傲然道:“我能讓人上天一遊,諸位哪個敢呢?”

洛元秋更是贊嘆,心想師父說的果然沒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若不出來見見世面,怎麽能知道,這世上還有如此之多的法門?

那老人滿頭銀發,氣度不凡,背上綁了個大葫蘆。他環視一周,問道:“怎麽不答,是答不上來了嗎?”

戴著花冠的男人不服氣,說道:“什麽上天一遊,你倒是說道說道。”

老人道:“我便在這人群之中,隨意挑一人,送他到天上看看去,如何?”

洛元秋雙眼一亮,剛要出列應答,被身邊一人絆了一腳,老人咧嘴笑了笑,手指已經點向她了。

“是我?”她指著自己說,喜悅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