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儲君的人選(第3/3頁)

於是,周妃高興地將這字遞給了歡公公。

歡公公私下看了眼字,他有些不忍直視了,偏偏在陛下心情不好的時候用乾字,難道周妃娘娘不知道陛下是多麽地痛恨外戚勢力。

眼下沈家只是第一外戚,沈家排名之後還有無數個外戚勢力駐紮在大燕的土地上,甚至偏遠的地方,還視皇權為無物,這些人如同一根魚刺卡在陛下的喉嚨裏,無法得到解決。

現在周妃取這個字分明有著滋釁的意味,歡公公為了保險起事,他還是特地回去再問周妃,是否要用此字?

周妃坐居後宮十幾年也不是省油的燈,她考慮下還是改了乾為謙字。

歡公公這才松口氣將字交了上去。

慕晉深看了眼尋常寓意的雅字,謙通常意喻為謙虛上進。

他覺得沒有什麽問題,就下旨封七皇子慕飛尉為謙王。

慕飛尉接到旨意時,他仿佛早就猜到了,等打發了隨旨的太監,他特地高興地去校場和自己的軍隊打了一局球。

殊不知,這一道聖旨下來,反而有了更多的官員開始守望這位謙王以後的表現。

至於表現如何,他肯定不會跟五皇子一樣像個草包被陛下隨便打發走了。

這是朝廷內外一致的默名,在他們看來大皇子慕容錚,有才無勢,前後有外戚監控她,陛下架空她視為傀儡。

二皇子三皇子因為出身太低又沒資質就早早地被打發出去了,五皇子現在為南鏡的燕來王,六皇子病弱早就隱居了,七皇子慕飛尉現在封為謙王。和早年就封為穆王的九皇子慕容祁。

至於余下的因為太小都無法在朝廷立足,就沒有多少人提起,只有最小的十六皇子慕容光養在太後膝下,極其的受寵。

可惜十六皇子才八歲,生性驕縱為外戚作擋箭牌而不自知。

所以京官們對現有的儲君人選都抱有一種觀望的態度。

大家既沒有堅定站隊,又左右搖擺,早些時候大家都有朝慕容祁站位的現象,後來因為燕遼聯姻一事,很多官員又跟墻頭草一樣避諱慕容祁,讓慕容祁嘗到從雲端跌落凡塵的滋味。

慕容祁的處境還算好,尤其是在開城候為首,和趙思年忠心的追隨下,慕容祁在朝廷中還是占據了很大的話語權。

目前為止也只有他在陛下心裏占據了份量。

至於太子,太子在京官們的心裏簡直是他們黑名單中的第一名,投靠不得更不得寄以期望。除了宗室一些人還眼巴巴望著太子,就沒有多少人敢追隨太子。

否則還不得被陛下和太後盯上落得個抄家流放的下場,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些都是不敢站隊的人。

其余以千秋拓為首的人,尤其是最近千秋拓帶著自己的門生主動為容錚在朝廷裏說話,讓慕晉深感到十分的不悅。

慕晉深哪怕不高興,他心裏都清楚造成現在局勢的一切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給太子和千秋之女賜婚的決定。他現在已經無法收回成令,只能觀望局勢發展。

眼下賜婚半年過去了,還有半年,千秋家和東宮聯姻的日子將近,那麽作為老丈人的丞相肯定會選擇站在太子這邊。

而丞相又是百官之首,他的話在朝廷有一定的份量,只要他親自開口,哪怕慕晉深再不願意也得花幾天時間去想想。

這一天,京城仍舊處於在觀望的狀態下,他們在等太子回京後,陛下會是什麽態度?而陛下的態度將會牽系著太子在朝廷上能否有立足的未來。

因為太子表現的實在出乎他們意料之外,先是河間府,後來是南鏡,再加上隨著時勢的變化,太子不僅及冠,以後還要成家立業,等再有個子嗣,陛下到時候再怎麽想攬權,他也得按照宗廟王法,給東宮放權,讓東宮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