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南鏡收尾

這一天容錚和李琴說了很多東西, 關於怎麽立商法限制壟斷,怎麽讓錢在市場流通?

她說的那些都是比較正面向的東西。其余的並沒有怎麽教,而且短短的時間裏也交不了太多。

容錚啟程回去的最後一天, 她特地到燕軍在南峰山建好的烈士碑, 親自給那些犧牲的將士燒了一炷香, 並且她還規定在南鏡開的學堂,統一將七月一日定為南鏡的烈士日。

這裏面還人道主義地埋了遼軍的屍體, 遼軍的人死的比燕軍多, 如果不好好處理肯定在之後的時間裏給燕遼兩軍制造摩擦。

不過, 這一切已經有了個交代。

容錚和李琴已經聯手將所有的罪過都推給了大王子李凱,並且還是尊稱那些犧牲的遼軍為一句勇士, 只不過這些死掉的遼軍比較慘,由於遼軍沒有統計他們的名字, 所以只能做成一塊公墓擠在一起, 不像燕軍那樣每個人都有名字,每個人都刻著來自哪裏,然後每年還有單屬於這些烈士的紀念日。

到時候南鏡的孩童們會給這些烈士們掃墓, 緬懷他們,並傳承這些烈士為大燕挺身而出的精神。

容錚的這個舉動,無疑是再次凝聚了南鏡的民心, 也許燕商沒幾個有骨氣的, 但燕民一定是愛自己的國度。

容錚帶著周虎巡視著還在訓練的士兵們,偌大的校場上沒有堅韌的地磚,只有沙土鋪著,大家都在這裏滾打摸爬,有充足的軍糧有充足的水果,所以訓練即便再苦, 很多人都是帶著欣喜的笑容。

她特地去後廚檢查了菜的種類,目前總共有十七種,胡蘿蔔,白蘿蔔,豆芽南方蔬菜,葫蘆瓜等等。

南方最不缺這些蔬菜的種植,還有每天早上運來的雞蛋,豆漿,水果,每天每人一個份量。

而燕軍新兵總共有一萬八千人,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軍糧來維持,容錚暫時不擔心南鏡缺糧,如今燕商在做生意,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他們也會一起為新兵們支出這批錢,同樣的她暫時也睜只眼閉只眼讓這軍商暫時性的合作。

周虎是不懂這些東西了,慕容甫也不怎麽會做生意,所以容錚特地在沈立林給她的名單裏找到了一個沈家的官,沈康。

容錚已經安排沈康負責商會和軍隊的協調,對方對這些事情處理的得心應手算是個優秀的人才。

她見過這個沈康,人長得斯斯文文,因為是庶子所以他才會被派到這裏來的,而且一來就是十年再也沒回去過京城。

沈康一家人也舉家搬遷到南鏡陪著他。

而且在原著裏沈康日後會成為李琴身邊的幕僚,親手為她協調南鏡遼區的民生經濟。

既然容錚有意將李琴導上正軌,不單單是要讓她自己自覺,還得讓李琴身邊的人指正她。

於是,沈康作為新的公衙縣令上任了。

容錚本以為沈康上任遼人肯定會鬧一波,結果沒想到遼人還主動在沈康上任的時候送禮,看來她確實沒選錯人,起碼這人可以充當燕遼兩地沖突的話事人。

容錚放心了。她也沒有召見沈康,因為她已經沒有時間拉攏此人了,更別說定沈康為南鏡公衙縣令,也只是她臨時抽出手來任命的。

剛好,李琴得知此事後,她開始注意到沈康這個人在燕遼兩地的聲望,於是當場接見了沈康。

果不其然,沈康再出遼宮時,他已經被李琴任命雙職,擔任遼民布政使,也就是作為管理遼區的代理人。

這個決定非但沒有引起遼國新貴的反感,反而新貴們還去祝賀沈康。

看來在這方面沈康確實是個人才。

容錚在手下人收拾好行李後,她看著地上一個個李琴作為回禮的箱子,開始被燕軍搬進了不同的馬車上,閑來無事時,她在旁邊隨意翻了一下發現裏面的東西,不是皮革,就是一些弓箭還有成人像的金象,金象大概有二十公分高,她摸了摸感覺這古代的金子就是份量足,要是隨便砸人,說不定金子砸死人都不出奇。

她在這裏摸著金子,嘴上卻喊著窮:“這些金象賣掉的話,可能還不夠燕軍三天的口糧。”

千秋燕知道她現在私下有了那麽多士兵,一張張都是嘴,停一天口糧都有可能鬧出什麽事端來。

於是她建議道:“南鏡的士兵多數是本地人,殿下如果財政不足倒不如讓士兵在每年規定春耕時,收谷時主動下鄉幫忙,尤其是在各地來往的生意,大可派兵護送,一來可以加強地方治安,二來還可以減輕負擔。”

至於護送商人去做生意,商人知道自己吃了安保這個福利,肯定會老老實實交錢。

容錚經她這麽一提醒,忽然有了很多為軍隊謀點賺錢生意的手段。

她立即找來周虎,告訴他,讓軍隊們在保持治安的同時,並且嚴令禁止每家每戶士族超過五人護院,如若違反就以軍令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