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2/4頁)

柳竹秋暗誇張魯生動作快,假裝吃驚,命下人去探究竟,稍後傳來更駭人的訊息。

“據說有人向錦衣衛首告,說有大臣在咱們府上妄議國政,誹謗朝廷。老爺們跟張大人澄清,張大人找不著實證,也沒說要怎麽樣。可檢查酒席時發現壺裏裝的是禦酒,又看到了嫩筍燒鵝和八寶蒸鵝塊。老爺辯說禦酒是執教東宮時皇上賜的,可這鵝委實解釋不通,急命小的傳話,請夫人速備三百兩銀子疏通打點。”

鵝肉自古是無上佳肴,備受士大夫追捧,民間有無鵝不成席之說。

本朝太、祖力倡節儉,認為官員們嗜鵝會敗壞官場風氣,立規矩禁止官吏食鵝。這條例剛頒布時執行嚴格,真把鵝肉從官府的餐桌上抹去了,太宗時的清官周新還以拒絕他人用鵝行賄,留下“周新掛鵝”的美譽。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天下承平,物阜民豐。普通百姓家逢年過節都以吃鵝為排場,當官的更不肯為老黃歷節制口腹欲,偷偷甚至公開吃鵝已成常態。但“禁止吃鵝”的皇命並未廢除,遇到吹毛求疵的執法官,照樣夠違禁者喝一壺的。

範慧娘聽說曾有官員僅僅因為汙損了皇帝朱批過的奏折就被錦衣衛抓進昭獄拷打致死,深恐柳邦彥步其後塵,忙命賬房去支銀子。

柳竹秋勸止:“太太莫急,聽說那張大人到任不久,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估計只想借機給自己立威信。我們家與他宿無過結,想來不至深咎,待孩兒去替老爺分說,定能把這事化過去。”

範慧娘相信她的口才,但不願她拋頭露面。

“太太放心,我就在屏風後說話,他堂堂一個從四品官爺難道好意思叫我出去見面不成?”

征得繼母同意,柳竹秋讓春梨取來一只官窯的彩瓷茶盅,帶著她去到前廳。

那張魯生今日與溫霄寒相交甚歡,放話說日後有求必應。剛才接到溫霄寒密報,毫不懷疑地帶人來柳府巡查,到場卻只看到柳邦彥、喬啟光、梁懷夢三人。

錦衣衛上下監視,對京官們的情況尤為了解,知道這三個老臣都是安富尊榮,中規中矩,一門心思混日子等致仕的,沒道理無端謗上。

張魯生猜測溫霄寒可能與三人有仇,想借他的手整治他們,故而雞蛋裏挑骨頭,硬拿酒席上的鵝肉做文章。見柳邦彥等人理虧詞窮,便說:“三位大人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下官不忍心讓您們去衙門裏現眼,還請商量個主意,若說得過去,也好讓下官早些回去交差。”

三個老頭兒以為他意在敲竹杠,訕笑陪坐,等著範慧娘送銀子來消災。

柳竹秋來到屏風後,由縫隙內偷窺,見柳邦彥坐在大堂的主人席上,喬啟光、梁懷夢依次坐在左手客座,三人都愁眉苦臉。張魯生坐在右邊的客座上閉門養神,一副守株待兔的架勢。

她忍笑清了清喉嚨,掐高聲調說:“老爺,太太命我來給張大人獻茶。”

堂上人都吃了一怔,柳邦彥熟知女兒習性,擔心她又有出格舉動,窘得老臉通紅。

張魯生疑惑請教:“柳大人,這位是……”

柳竹秋不勞父親開口,柔聲自薦:“小女子柳竹秋,在此見過張大人。”

她乃京中名人,張魯生如何不曉?來時還尋思:“都說那柳家女兒風騷放蕩,不知生得何等模樣,今日若得便倒要瞧上兩眼。”

此刻見她主動湊上來,登時來了興頭,笑呵呵行禮:“原來是柳大小姐,本官這廂有禮了。”

再給他一個腦子也想不到屏風後站著的就是下午與他碰杯豪飲的溫霄寒。

柳竹秋命春梨去獻茶。

春梨捧著托盤,裊裊婷婷走出屏風,來到張魯生跟前跪下,呈上茶碗,同時擡起頭沖他甜甜一笑。

張魯生見她杏眼桃腮,好生嬌俏,心道:“梅香生得俊,那小姐肯定更標致了,風流也是難免的。”

柳竹秋介紹說:“這是家兄剛寄來的安溪鐵觀音,請大人嘗鮮。”

張魯生道聲“多謝”,端起茶碗打開蓋子。

碗裏哪有什麽茶水,裝的是一只大紅色的金線鯉魚荷包,和溫霄寒腰上系的那只不差分毫。

領銜錦衣衛的都是偵破好手,張魯生雖沒讀過什麽書,腦筋卻轉得比一般人快,當此情形,心中瞬間有了定論——“溫霄寒和柳竹秋有奸情,而且是後者把我引來的。”

理由有三:

一、溫霄寒曾說荷包乃情人所贈,大凡定情信物都是成雙成對的,柳大小姐這只荷包與他的一模一樣,顯然是同一雙手做出來的。

二、溫霄寒租住在柳堯章家後院,聽說柳大小姐常去探親,二人偷情有地利之便。

三、柳大小姐主動向我展示荷包,說明她已經知道溫霄寒認識我,並且我也知道這荷包是溫霄寒相好所贈。二人若無往來怎會互通聲氣?定是她派人傳訊給溫霄寒,借溫霄寒之手引我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