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臭豆腐(第2/6頁)

她將手裏的小食遞給最面前的監生,隨後笑著問站在後頭的荀監生:“要湯底的,還是幹吃塗醬的?”

荀監生沒有猶豫,彬彬有禮道:“要帶湯的。”

孟桑笑了:“成!”

說罷,她又撈起旁邊四方形的豆腐塊,繼續炸臭豆腐。

在中央灶台旁圍了一圈的監生,半是隱忍半是期待地盯著“滋滋”冒油泡的鍋中瞧,全然一副痛並快樂著的模樣。

“真是奇了,這臭豆腐聞著忒怪,怎麽經過一番炸制,吃到口中卻有種說不出的美味呢?”

“私以為,還是幹吃蘸辣醬,風味更佳。”

此言一出,立馬有人不滿:“帶湯汁的臭豆腐才更美味!”

雖然都是臭豆腐,聞著的滋味都很……銷魂,但是帶湯和幹吃兩種吃法,從臭豆腐的形狀到最終風味,還是有所區別的。

帶湯汁的臭豆腐,挑的都是四四方方的小豆腐幹,出鍋後得先剪上三四下,再丟到碗中,澆上湯汁。

如此一來,小小的臭豆腐從內到外都吸飽了特制底湯,用唇齒去擠壓、咀嚼時,湯汁會迫不及待地溢出來。那種恰到好處的鹹辣、回味無窮的鮮,配上臭豆腐獨特的香味,香得人一口接一口,即便將碗中湯汁都喝光,都還覺得不盡興。

幹吃的臭豆腐則又有些不一樣,雖然也是四方形的,但明顯比之另一種的形狀要更扁一些,每一塊都有大半個手掌那麽大。外頭是金黃色的,從橫切面的開口處掀開,裏頭塞著少許通紅辣醬,更偏、更深的地方依舊一片白。

這種吃法的臭豆腐,外殼是脆的,內裏是嫩的,散著一股子油香。“哢嚓”一口下去,咬破觸感略粗糙的外殼,立即就能嘗到裏頭直白的辣味與臭豆腐的香臭滋味,多嚼幾下,口中那種獨特香味會越來越濃,甚至隱約會泛出一絲豆腐原本的清甜。

繼南北烤鴨、鹹甜豆腐腦、鹹甜湯圓之後,食堂裏再度燃起新一輪的爭辯——臭豆腐是吃幹的,還是帶湯的。

有監生被對面說得一時找不到詞來反駁,索性無賴道:“你明日就要離開國子監,與你多說無益。這位新進士,你可趕緊去齋舍收拾細軟吧!小心明日來不及,離監前還要被監官揪住錯處!”

話音未落,越說越起勁的新進士苦從心中來,頓時說不出話來了,氣得拿竹簽子的手都在抖:“你你你!”

“我們也就剩下今晚和明早兩頓吃食了,諸位同窗行行好,讓我們安心吃完吧!”

聞言,方才還在互相爭辯的一眾監生,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國子監整個大堂之中,各處都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瞧著真真可憐。罷了,放你們一馬,且吃個痛快去。”

“你們離了國子監,也別忘記三月三去給孟師傅助威,咱們可是提早約好的!”

“應某省得,忘不了!”

而正在帶著柱子做吃食的孟桑,忍不住追問幾句他們究竟要做什麽。

哪曉得這些監生賊得很,誰也不願提早透露其中細節,只一個勁地說“定不會鋪張浪費,花不了幾個錢”,然後就不願多言。

孟桑無奈,在油鍋散出的熱氣中將豆幹下鍋,心想——

罷了,左右再過幾日就是三月三,屆時就曉得了。

只盼著皇太後前輩別弄得太誇張……

步入三月,吏部關試也放了榜,登第的舉子們終於能安安心心地開始放縱享樂。

從東、西市各大酒樓食肆,到平康坊的各家宅子,再到曲江畔的杏園、芙蓉園,各處都遍布新進士們的身影,一連熱鬧了好幾日。

而等到三月初三上巳日,便更加熱鬧了。

大半個長安城的人,無論是高官貴胄、富商豪紳,還是尋常人家、販夫走卒,當日一大早就出了門,紛紛從不同城門湧出,直奔曲江池畔,踏春賞花。

那人山人海的架勢,比之上元節也不遑多讓,當真應了那一句“萬花明曲水,車馬動秦川”。②

春光正好,新進士們騎在駿馬之上,前有進士團在泱泱人群中喝道開路,後有樂工吹鑼打鼓、平康坊的妓子輕歌曼舞,周圍還聚著一眾百姓,嘖嘖稱奇地瞧熱鬧。③

這一行人行至中途,忽而被一仆役客客氣氣地攔住。那仆役給其中一名長相英俊、被選為探花之一的進士遞了一張香箋和絲帕。

周圍人見怪不怪,面上露出了然的笑來。

倒有一名衣著樸素、身形略瘦的女童,離此處近些,好奇道:“這是什麽?”

舉著她的偏瘦青年不自在道:“阿喜呀,這是平康坊的女郎,在祝賀探花郎金榜題名呢!”

孩子還小,總不能將那些風流韻事告訴她吧?

小女童的天真稚語,以及同行人避重就輕的答復,惹來周圍人帶著善意的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