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豬肉燉粉條(第3/4頁)

聞言,那位荀監生極為認真地頷首:“謝過孟師傅,某下回月考必會竭盡全力!”

此言一出,周遭監生為之一凜,連說笑聲都少了許多,好些人身上眨眼間冒出一股子勁兒來。

食案之下,有暗潮湧動。

見狀,孟桑摸了摸鼻子,抿出一個無辜的笑來,收回視線,繼續用暮食。

她瞧見葉柏只挑著盤中的肉吃,故意重重哼了一聲。

小郎君面色一苦,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夾時蔬。

孟桑憋笑,低頭扒拉幾口飯後,隨口問他:“昨日立冬放假,你怎的沒提早回來?我還備了湯圓和偃月形餛飩等你呢。”

葉柏咽下口中的蘿蔔,嘆道:“自前日起,我阿翁身子抱恙,犯了頭疼。我就多留了一會兒,今早才回的國子監。”

葉相病了?

這個節骨眼,難不成是承包制氣病的?

孟桑神色不變,“嗯”了一聲,繼續督促葉柏多吃時蔬。

十月一日的朝會上,眾多守舊派的官員要麽閉口不言,要麽改而稱“承包制僅在國子監推行,但其余官衙仍需沿用捉錢”。

翌日,一直固執要用捉錢的葉相公不知為何忽然松了口,既不贊成,也不反對,仿佛於一夕之間成了局外人。

由此,朝中的風向突變,轉而爭論起“如何在國子監推行承包制”。除了葉懷信之外,各位相公與其余重臣們就著其中細處,辯了許久,一直沒有定論。

臨到十月九日,即放旬假前一日,孟桑再度被沈道的書吏請去廨房時,心中隱約有了預感。

應當是承包制有消息了。

待到孟桑跟著書吏來了沈道所在廨房,見了屋內的沈道與謝青章,彼此見過禮後,聽到沈道說的頭一句話便是“這事成了”。

哪怕孟桑知曉承包制必然不會再被駁回,哪怕她適才已經有了猜測,但眼下聽見如此確鑿的一句話後,仍不免松了一口氣。

孟桑莞爾一笑:“恭喜。”

謝青章搖頭,溫聲道:“同喜。”

孟桑面上的笑意更濃。

而沈道面上神色卻並不好看,擰著眉,眼中閃過郁色。

孟桑掃見他的神色,心裏咯噔一下。

不會還有什麽變故罷?

待到各自落了座,沈道將前後經過都說與了孟桑聽。

對於朝堂上明裏暗裏的各方勢力較勁,沈道沒有說得太細,只粗略提了一下,最終沉聲道:“捉錢之制延續百年,其中牽涉太多利益關系,亦有大小官員因此而得利,短短時日內,必然無法直接將之取締。”

“故而最後定下的便是,僅在國子監采用承包制。”

這些也都在孟桑的意料之中,她覷著沈道面上神色,寬慰了一句:“水滴石穿,等時日漸長,總歸能取締捉錢,還百姓們安穩日子的。”

沈道嘆氣,無奈道:“我省得,但只怕老叟有生之年,是瞧不見此景了。”

他露出自嘲的笑來,搖頭道:“罷了,不提這個,還是先顧著眼前吧。修遠,其余的你來說。”

“喏,”謝青章應聲,側過頭正對著孟桑,“依著朝中相公們商議後的結果,最終給了兩種承包的章程。”

孟桑眨了下眼:“兩種?”

謝青章點頭:“其一,是承包者每月給足三十萬錢,國子監不會從中分利。對於由捉錢人發放出去的本錢,只要涉及此事的百姓將所借銀錢悉數還回國子監,便不再計較利息銀子。”

雖然孟桑做過心理準備,但是聽了這話,仍然免不了心中一咯噔,扯了扯嘴角。

朝廷原本一次性發給國子監的本錢為七百五十萬文,散到各個捉錢人手中,每月能交還給國子監的銀錢剛好是三十萬文。

換言之,這些相公們是想讓承包的商戶一力擔下原本的利息銀子,且國子監不必承擔本錢討不回來的風險。

孟桑微微蹙眉,又問:“那第二種呢?”

謝青章半垂眼簾,緩聲道:“至於第二種,是國子監每月分走承包者五成的利。對於已經放出去的本錢,仍然照舊收利息銀子,且日後朝廷不會再給國子監發放本錢。”

孟桑挑眉,下意識在心底算起賬。

若按照徐叔原先所說,上月僅收上來十四萬錢,那麽在這些相公眼中,承包者五成的利至少要與十六萬錢相等,甚至超過,方才能平了每月三十萬錢的開支。

也就是說,相公們認為承包者一月能得凈利三十二萬。比第一條路子所要交的每月三十萬文,僅多出區區二萬。

哪裏是“每月僅需給足三十萬錢”?

若真按照相公們算出來的利潤來看,第一條路子分明是“每月要分給國子監九成的利”!

而謝青章要出銀錢承包的事,恐怕已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他背後站著的不僅是沈道和昭寧長公主,更是皇城之中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