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燉蛋、韭菜盒子(第2/4頁)

“孟師傅!”

“多謝孟師傅做索餅!”

聽見聲,孟桑側過身笑著應了幾句。

此時,孫貢忽然瞅見坐在其對面的小郎君,下意識拽了下幾位同窗的袖子,讓他們莫要太忘形。眾人隨之發現險些被孟桑背影遮蓋掉的葉柏,俱是神色一凜,紛紛目不斜視,好似正在身處講堂聽博士講課一般。

將二十余人的前後轉變納入眼底,孟桑轉過身,饒有興致道:“他們好似有些懼你?”

與此同時,葉柏竟也開了口,皺起小眉毛:“你姓孟?”

兩人的疑問撞在一處,大眼瞪小眼,最終還是孟桑笑著開口:“確是姓孟。怎麽這副神色,莫非以前有姓孟的得罪過小郎君?”

葉柏糾結片刻,小大人似的嘆氣:“我倒無甚大礙,只我阿翁不喜這個姓。雖說他不會因此而遷怒,但每每聽見都不怎麽開懷。”

孟桑有些茫然,這怎麽還真有人對姓氏心存偏見呢?

她思來想去都想不出個究竟,索性當做旁人私下的喜惡癖好,直接將此事拋之腦後,重復一遍她方才所問。

葉柏剛巧用完暮食,擱下了手中木筷。

聽了孟桑此問,他並未立即回答,而是十分講究地從懷中掏出幹凈帕子,輕拭嘴唇,確認不曾失禮後,方才慢條斯理地開口。

“他們並非懼我,而是忌憚我阿翁與阿耶。”

孟桑瞧他這一番動作,暗嘆一聲“好講究的小郎君”,又莫名回想起前日與謝青章在茶肆時,對方也是這般君子樣兒,不由勾唇一笑。

隨後,她聽完葉柏的話,心下一轉,有些了然。

“你入的是國子學,家中必然顯赫。而我朝科舉並未糊名,投行卷之風氣甚濃,故而他們是擔心舉止失態,許會無意傳入你家長輩耳中,影響來日前程。”

葉柏一本正經地頷首:“正是此理,女郎很是聰穎。”

被七八歲的孩童誇了,孟桑很是愉快。

她忖度著葉柏的性子,又瞥了一眼他無處安放的小手,笑著問:“後院有井,我欲去打來清水凈手,不知小郎君可願同往?”

聞言,葉柏顯然松了一口氣自在許多。他起身,仍是那副雙手背在身後的小大人模樣,叉手客氣道:“多謝女郎,某卻之不恭。”

孟桑眉眼彎彎,領著他離了食堂,由小門進庖廚,又入小院。再當著他的面,從小院井中打了一小半桶清水,用來凈手。

從方才用暮食,到眼下凈手,孟桑不禁再度感嘆一聲這位小郎君當真是教養極好。

身為高官子弟,既不排斥或厭惡與庶民同桌而食,又能有條不紊地自己進食、潔面、凈手,無論對上何人,不論尊卑,都能進度得當、禮節得體。

再配上這張嬰兒肥的俊俏小臉蛋,真真是讓人見到便不禁心生歡喜!

“我待會兒欲要歸家,走的是來時路,葉監生可要回齋舍?”

葉監生挺直腰板,頷首:“嗯,可與女郎同行。”

洗完手,兩人從後院回到食堂。就瞧見孫貢等監生已經避到最角落,一個個目不斜視、正襟危坐用著暮食,全然不似往常的放松模樣。

這時,食堂門口突然來了一位太學監生,手裏抓著木制食盒,走到灶台前,想領了暮食回齋舍用。

孟桑今早朝食時見過趙監生,對其印象頗為深刻。

一則,他並非這三日來留在齋舍的監生,而是除了葉柏之外,極少數提早回國子監的太學監生;二則,此人過往十多日未曾來過食堂,孟桑早上初次見他,就覺著很是面生;三則,他是頭一個想領了吃食回齋舍的監生,說是想邊溫習課業邊用,十分刻苦。

孟桑見到他,笑道:“趙監生仍是領了吃食,回齋舍再用?”

趙監生也不知在想什麽那般出神,冷不丁因孟桑的聲音而嚇了一跳。他好不容易回過神來,低頭瞧見葉柏,再度被嚇到後退一步,最終勉強勾起笑:“是,是啊……”

孟桑笑著點頭,又和文廚子交代了幾句,方才挎著小布包,與葉柏一同走出食堂。

兩人走了沒多遠,葉柏突然開口:“方才那個趙監生不對。”

孟桑不解:“哪裏不對?”

葉柏稍稍昂起下巴,很是淡定:“他很得家中上下溺愛,手中寬裕,且並未被苛求課業,因而入太學後一直跟在國子學田監生身後,吃喝玩樂、走雞逗狗。”

“於他而言,既不必提早回國子監溫書,也無須來食堂用吃食,自可去外頭食肆酒……”

說到這兒,葉柏頓了一下,面無表情道:“不對,我此言有誤。現如今食堂有了孟女郎,倒確實不必去什麽食肆酒樓。”

“多謝小郎君賞識,”孟桑彎唇笑了,學著葉柏的模樣,雙手背到身後,語氣輕快,“不過嘛,管他什麽趙監生,只要能來食堂,就都是好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