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火鍋、蛋包飯(第2/5頁)

暖鍋在大雍朝並不稀奇,另有個名字喚作“古董羹”,後世也有喚“撥霞供”的兔肉鍋。

而眼前三種湯底各有各的獨到之處,與外頭常見的羊肉湯底、雞湯底很不一樣,反倒勾得人手癢心癢。

方托盤內碼著的五花八門的串串,按照不同類別、不同顏色分別排列,邊上還貼心附上一張紙單,標出是何物、入鍋煮多久、該怎麽煮才得最佳風味。

王離撫掌贊了一句“細心妥帖”,隨後迫不及待夾了數根肉串,往辣鍋裏頭放。而湯賀挑的是菜蔬,像是冬瓜片、豆角、玉米等,另加一道魚片。

落到最後的謝青章,隨意挑了幾串沒見過的食材,像是深紅色的柔軟片狀,又或是略硬的小塊的吃食,往鍋中放。

他的目光偏移,不自覺落在托盤邊紙單子的字跡上。

古樸大氣,筆鋒鮮明,厚重中又多了一分柔和。

這是……那位孟廚娘所寫?

沒等謝青章細想,他便瞧見了上頭標的品類。對照著一看,方才被放入鍋中的,一為鴨血,二為雞胗。

一向不碰這些的謝青章默了,若無其事地挪開視線,夾起托盤中眼熟的食材往鍋中放。

身側傳來王離的“嘶哈”聲,顯然是被辣到。觀其不停呼氣、抿舌尖的淒慘模樣,估摸還被燙著了。

然而即便如此,王離還是急不可耐地咬扯串上的羊肉,急急咀嚼。

牛油麻辣的底料,著實有萬夫莫敵的架勢。任意一樣食材在其中煮熟,便會充分浸入辣味湯汁。

入口之後,依次為燙、辣、麻……余韻不絕,回味無窮。

羊肉切得極薄,入鍋略微一燙就變了色。吃時,薄肉在唇齒間被無情撕開,嫩極了;

還有手打牛肉丸,一口咬破,彈性十足。丸子裏頭的縫隙滿是湯汁,唇舌一擠就淌入口中,辣味與牛肉香味混在一處,極其滿足。

王離贊嘆:“這蘸料調得好,本以為辣鍋瞧著一片油光,再配上這油加蒜齏的蘸料,應當油膩得很。不曾想這蘸料反而解了三分辣意,妙極!”

而湯賀對米湯鍋煮出的魚片贊不絕口。

那魚片處理得很是幹凈,細刺悉數被剔去,薄如蟬翼,夾起時隱隱透光。等到從鍋中出來,魚片煮成乳白色,吃時鮮嫩爽滑,魚香味縈繞口鼻之間。

這也是米湯鍋的妙處所在,著重品嘗食材最本質的滋味,與魚片等食材堪稱絕妙搭档,自帶鮮香。吃到最後,還可再添稻米下去,慢燉一鍋粥,用完很是服帖,腹中暖意久久不消散。

他倆越吃越興奮,不僅是魚丸、蝦丸,便是連盤中一些往日不碰的食材,類似雞胗、鴨血、鴨腸之類的,也饒有興致地夾到鍋中嘗試。

甚至還探討起哪樣食材更適合放入辣鍋,哪樣又更應入清湯或米湯,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辯不出個結果。

說笑間,王離瞅見清湯鍋中的有些膨脹的鴨血,一時心疼不已,連連喚著“煮過了”,一邊眼疾手快將其夾入碗中。

王離眯起眼:“嗯——太嫩了!這鴨血嘗起來真是比最好的綢緞還要滑。”

“修遠,你當真不嘗嘗?”

謝青章眉眼淡淡,很是果決:“不。”

他手中玉筷碰過的,除了蝦丸、羊肉、魚片以及一些菜蔬之外,便是桌案上別的菜食,譬如糖醋裏脊、涼蝦、清炒時蔬之類,很是中規中矩。

湯賀咽下秋葵片,神色緩和:“無論是三只暖鍋,還是其他菜肴,俱都不錯。想來這回長公主見了,再不會沒了胃口。”

話音未落,王離笑出聲來,余光瞄向謝青章,揶揄道:“哪裏是沒胃口,分明是長公主盼兒媳了!”

既然起了個頭,王離索性全盤道出昨日所見。

“昨日京兆府有一事牽扯到青龍觀觀主,我去那兒處理完公事,轉頭就瞧見長公主身邊的貼身侍女,喚靜琴的那位,與青龍觀一道士說話。”

“話裏話外聽著,是讓道士明日在路上堵了修遠,隱隱透露長公主身子不適皆因心病,還得說他算過一卦什麽的……後頭我就沒聽仔細了,連忙去務本坊尋修遠,告知他此事。”

湯賀了然,而當事人眉眼淡淡,仿佛被家中長輩變著花樣催新婦的可憐人,不是他謝修遠。

王離才不管這廝面上冷淡,只自個兒哈哈大笑,痛飲一爵美酒。

正當三人說話時,外頭又傳來仆從的聲音,說是送最後兩道飯食來。

王離與湯賀對視一眼,面上閃過一絲驚喜與期待。

竟還有吃食?

謝青章淡道:“進來吧。”

仆從們斂聲屏氣進屋,給三人各自上了吃食。

其中一道是三人嘗過的紅糖糍粑,印象尚且深刻,王離見著便會心一笑,而板正如湯賀,也微微翹起唇角。

另一道卻很是陌生,盤中臥著一道半月形的吃食,裏頭不知塞了何物,使得中間鼓起。觀其模樣,倒是與平日裏吃的偃月形餛飩很是相似,只是瞧著忒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