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火鍋、蛋包飯(第4/5頁)

“他們惦記家中妻兒,趁著坊鼓未敲,提早家去了。”

昭寧長公主點頭,又道:“今日來府中的庖廚當真不錯,只是從前沒聽過長安城中有姓孟的名廚,何處尋來的?”

謝青章給自己舀了一盞茶,潤潤唇邊:“市井之中,上回同明承他們去宣陽坊用暮食,恰巧碰上這廚娘,手藝很是不錯。”

母子二人東拉西扯,隨意說著些家常話。

須臾,外頭通傳,說孟廚娘到了。

昭寧長公主停下與謝青章說話,沖著靜琴使眼色。

靜琴會意,至屋門口接人:“進來吧。”

昭寧長公主擡眸向著屏風處望去。

只見屏風後頭繞出一位身著胡服的年輕女郎,挽著單髻,一雙杏眼煞是靈動,面上自帶兩分得體笑容,一打眼就讓人心生歡喜。

孟桑眉眼彎彎,叉手行禮:“參見長公主殿下。”

昭寧長公主有些訝異,喊她起來說話,笑道:“又是竹筒飯,又是暖鍋的,吃著就曉得廚子手藝極好。本以為得和豐泰樓曲廚子一個年歲,不曾想竟是個年輕小娘子所做。”

孟桑微笑,十分乖巧,像只兔子。

全然不似傍晚時,覬覦府中慈竹桂花、說起美味吃食時的得意快活樣兒。

謝青章半垂著眼簾,陪坐在一旁,專心品茶,似是聽不見二人對談。

昭寧長公主向來愛憎分明,謀劃敗露一事總不能怪廚娘手藝太好,且今日兩頓用著都很盡興。

眼下她喚孟桑來,不過是想問其可願留在長公主府內做事。

聽得此問,孟桑沒有片刻猶豫,當即婉拒。

數十天前,她差點無處可去,是魏叔招她入了國子監,照拂良多,亦十分看重。

孟桑不是忘本的人,曉得知恩圖報的道理,斷不會在此時辜負魏叔的期望。況且她也更喜歡在國子監做吃食的日子,輕松自在,不受拘束。

得了一句不願,昭寧長公主也不生氣、不為難,爽快地給了口頭允諾。

“無妨,本宮喜愛你做的吃食。日後若是改變主意,盡管來長樂坊。”

又賞了一只鑲玉銀簪,美曰:“水靈靈的小娘子不該這般素凈,頭上該配些漂亮首飾。”

隨後便讓靜琴帶孟桑出去了。

昭寧長公主懶懶撐著下巴,看著孟桑離去的背影,忽而怔住。

謝青章見她愣怔住,不禁問道:“阿娘,怎麽?”

聞言,昭寧長公主笑了:“沒什麽,只是想起一位多年不見的故人,她也總愛穿著胡服上街,活得很是肆意快活。”

瞧見謝青章眼中流露不解,昭寧長公主擺擺手:“莫想了,是你沒見過的長輩。如今隔了十余年,我也不曉得她人在何方。不過依著那廝性子,想來不論在何處,都會過得舒坦又快意。”

謝青章默默坐在一側,又陪著昭寧長公主說了一會兒話,方才離開。

走出院門,杜昉正等在門邊,立即迎了上來,聽候吩咐。

謝青章淡道:“眼下各坊坊門已關,你且安排孟女郎二人在府中住一宿,明日將人送回。”

杜昉道:“阿郎放心,已經安排下去了。”

謝青章點頭,又道:“阿娘用得很盡興,也解了我一樁麻煩事。明日你帶他們離府之時,多給他們三成酬金。”

聞言,杜昉應了一聲“喏”,退至謝青章身後。

主仆二人踏著月色,回了蒼竹院。

翌日,孟桑悠悠轉醒,躺在寬敞舒適的臥榻上,極舒坦地伸了個大大的懶腰。

“沒有鼾聲,沒有舍友,一人一間屋,嗯……真舒服!”

伸完懶腰,孟桑就起來洗漱打理。

須臾,杜昉領著姜老頭來尋她,帶著兩人從後門出了長公主府,坐昨日的馬車回去。

關上車門前,杜昉拿出一木盒遞過去,說是本次酬金,隨後便合上車門,自去駕車了。

馬車徐徐前行。

雖說孟桑在接過木盒時,估著重量就曉得裏頭定然銀錢不少,但真正打開見了,不免還是露出驚喜之色。

之間木盒內整整齊齊碼著白花花的銀子,粗略一數,約有四十兩!

孟桑壓低了聲音,沖著姜老頭笑道:“這著實也太多了,不愧是長公主府,出手忒大方。”

驚喜一陣,孟桑立即就想挪出其中一小半的銀錢給姜老頭,卻被對方制止。

姜老頭板著臉:“給我做什麽?昨日不過是打打下手、切切菜罷了,哪有臉分你的工錢。”

“前日聽魏老兒說了,你在國子監內的齋舍宿不安穩。這些銀錢你且自己收好,等會兒回了務本坊,找牙人租個屋舍,趕緊從國子監搬出來。”

非但不收,他還從懷中掏出四兩銀子,添進木盒:“這是那位謝大人付的訂金,你也一並收好。”

這還沒完,姜老頭又囑咐孟桑,讓她以後無事不必去姜記食肆,想尋他了,就讓人傳個口信,他自會來務本坊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