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鮮肉小餛飩(第4/5頁)

送走杜昉,孟桑二人先是被管事領著,在庖屋各處轉了轉,熟悉有什麽食材、有什麽庖具等等。

到底是公主府邸,府內庖屋連帶著庫房、冰窖等等,占地比國子監食堂還要大些。所存放食材皆為每日購置,種類繁多、數量不少,米面肉蔬無甚缺漏。

孟桑就跟《紅樓夢》中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一般,一時有些看花了眼,心中嘖嘖稱奇。

這幾乎是天下庖廚夢寐以求的後廚,倘若她也能擁有一間如此大而豪奢的……

摸著懷中錢袋子,孟桑頓時冷靜下來。

忒窮,與其做夢,不如幹活賺銀錢。

看完一圈,管事和氣問道:“不知孟師傅要做些什麽吃食?府上一應食材都是有的。”

孟桑唇角勾起,要了豚肉、江米、紅豆等諸多食材,又指向屋外翠竹:“除此之外,還要五根慈竹,不知可否行個方便,讓仆役砍來?”

長得如此漂亮的慈竹著實難得一遇,不用來做竹筒飯,豈不是白費它多年努力?

孟桑自覺是個惜才之人,絕不浪費任何一樣食材,勢要讓它們都變成珍饈美味,方才心滿意足,就此罷休。

周遭,那位管事並一眾仆役怔住,還要五根竹子?

到底是在長公主府上做事的,管事神色瞬間恢復如常,溫聲道:“自是可以的,不知五根夠不夠?我可讓仆役多砍幾根來用。”

孟桑點頭,笑道:“那就再好不過了,勞煩管事。”

“孟師傅客氣,我這就帶著仆役去砍來。”

竹子有人去砍,孟桑和姜老頭安心準備起竹筒飯來。①

取江米、紅豆、稻米,用清水浸泡。另將臘肉切丁、豚肉切塊,各自用不同輔料腌制調味。最後擇出毛豆、玉米粒、花生等小料,待一會兒裝填時隨意混合。

不多久,管事和仆役帶著砍好的竹子回來。這位管事心細,帶回的竹子已經砍去枝葉,清洗幹凈。

“孟師傅掌個眼,看這幾根能用否?”

孟桑一一挑揀過去,笑道:“多謝管家,挑的都是極好的竹子,能用。”

這時,杜昉回來,正巧撞上孟桑向管家要一位手上功夫利索、力氣大的仆役。

杜昉打了個招呼,笑道:“那這院裏可就沒有比杜某更合適的人選了。孟師傅盡管吩咐,是要杜某劈砍竹子?”

孟桑點頭,倒也不過分客套,指揮著杜昉將竹筒砍成一段段的。隨用竹筐運去井邊,悉數用清水洗凈內裏,放回去瀝水備用。

忙活完竹子,江米、紅豆與稻米也就泡好了。

此次準備了四種口味——

純江米餡,可以蘸著糖吃;

紅豆餡,甜口,風味也不差;

豚肉醬香餡,鹹口,類似端午時吃的豚肉鹹粽;

最後一種為臘肉餡,用臘肉丁混著玉米粒、毛豆等物,在拿一勺化開的豚油拌了,花花綠綠,好看極了,吃著還香!

原本竹筒飯裏只用江米,但顧及到昭寧長公主今日朝食用得不多,腹中還空著,孟桑便在裏頭都混了些稻米,以免僅吃江米不好克化。

孟桑將兩種甜口的餡料拌好,交予姜老頭裝填,自己忙活更為復雜些的鹹口內餡。

看著堆成小山的竹筒,杜昉饒有興致道:“從前郎君帶我們出去打獵,忘帶炊具之時,常常劈開竹子,充當鍋來使。莫非,孟師傅也要做類似吃食?”

孟桑拌著餡料,輕快道:“此物喚作竹筒飯。”

“聽聞南詔國中,百姓會將拌好的米糧菜肉,塞進竹筒之中,堵住口子用炭火烤制。待到裏頭熟了,劈開黑焦的竹筒,裏頭的吃食會被竹膜裹上一層,自帶竹子清香。”

“今日咱們用的是府上慈竹,倘若換了南詔境內的香竹,烤出來的吃食竹香味更重,更得其中精妙。”

聽她緩緩說來,杜昉笑道:“孟師傅是從遊記中看來的?說得這般仔細,當真讓人對南詔香竹心向往之。倘若不是您瞧著未至桃李之年,不似出過遠門,杜某還以為孟師傅是親身去過南詔了。”

孟桑微笑,沒有作答,權當默認。總不能與你說,上輩子確實去過雲南,吃過那裏的糯米竹筒飯吧?

四只竹筒已被不同餡料填了個大半,以生紅薯封口,即可拿去炭火堆裏,慢慢烤制。

院中,壘砌一簡易灶台,裏頭炭火燒得正旺,“喀嚓”聲斷斷續續,灼熱火舌不斷往上撲。

沉甸甸的竹筒被架成一排,不斷經受火苗烘烤,封口處漸漸冒出油或者白泡。

孟桑親自守在旁邊,時不時用火鉗夾住竹筒,為之翻面,力求烤制均勻。

一直烤到竹子通身發黑,冒著白氣,孟桑方才將四只竹筒夾離炭火堆。

竹筒帶回後廚後,逐一被刀劈出口子,從側面掰開。

在黑不溜秋的竹身裂開,露出內裏錦繡的那一瞬,就像是打開了藏寶箱一般,各色香味按捺不住地奔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