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鮮肉小餛飩(第2/5頁)

陶碗中浮著一只只小餛飩,其皮薄如蟬翼,幾乎可見其中肉餡,狀如龍眼大小,擠在一處很是親熱。上頭飄著的蔥花,或者碧綠可人,或是棕黑色散著香味,光看著就能勾出人的食欲。

許平執勺,舀上一個餛飩,送入口中。

滑嫩的餛飩皮做得實在是妙,薄到微微一抿便碎裂,肉汁混著略帶彈性的豚肉,一齊在唇齒間歡快散步,口感爽滑。

湯底清澈,餛飩皮清甜,內餡鮮香可口。

一只還沒吃完,許平就忍不住立刻又吞下一勺,哪怕湯汁還燙著也顧不上。直等到把這一碗細囫圇嘗完,許平才擱下木勺,輕輕呼氣。

坐在他旁邊的薛恒,最是喜辣,特意往餛飩碗中添了一勺辣椒油才開始吃。

這辣椒油是孟桑閑暇時特意做的,食堂內每隔一張桌案都會放一盅,以便嗜辣的監生取用。

眼下,薛恒被辣到雙唇通紅,撫掌贊道:“肉嫩皮滑,好吃!辣的過癮!”

每碗分量都是孟桑算好的,一碗三十只餛飩,足夠大部分監生吃飽。

許平與薛恒自覺飽腹,便沒有再去領一碗,而是如往常一樣溜達到桌案邊,圍觀包餛飩,順便消食。

這雖是孟桑習慣了的場景,但於陳廚子三人而言,卻是他們入國子監食堂至今從未發生的,一時有些緊張。

“哎,齊兄你看清是怎麽包的嗎?”

“慚愧,沒看得清。只見一抓一捏,似乎就好了。”

“甭說,咱們食堂的師傅們這手上功夫厲害啊!”

“……”

隨著聽見監生時不時的誇贊,三人才放松些,動作越發自然和熟練,眼中漸漸流露自信,腰板挺直。

孟桑在灶台邊煮餛飩,瞥見文廚子三人臉上那抑制不住的激動,不禁勾起唇角,繼續教阿蘭煮餛飩、調湯底。

正忙著,有排至跟前的一名監生,面露躊躇,訥訥問道:“孟師傅,咱們何時會再做紅燒肉、辣子雞和魚丸湯?”

孟桑疑惑挑眉,正想回答。周遭認識此人的監生們笑了,紛紛起哄。

“鄭兄不是想念劉記魚湯、程家烤豚肉,看不上咱們食堂的暮食嘛……”

鄭監生有些不好意思,強撐起底氣,振振有詞道:“昨日我又不曉得孟師傅接手了暮食,否則我定然是要來的!”

說罷,他轉頭看向孟桑,眼中帶著希冀:“所以,孟師傅,咱們食堂何時再做這三道吃食?昨日回去聽他們說了,饞得我夢中都在惦記是何滋味。”

孟桑掃了一圈,看破周遭監生眼中的壞心思,忍不住笑了:“他們誆你呢。昨日諸位監生覺得未能吃到盡興,特意央了食堂,說今日暮食想要一樣菜食。”

聞言,鄭監生恍然大悟,猛地轉身瞪向身邊同窗,惱怒:“你們真是,真是!”

被瞪的年輕郎君們沒憋住,哈哈大笑,十分快活。

忙過朝食,孟桑先是叮囑文廚子三人暮食的事,又將擬好的明日朝食單子交予阿蘭,再與魏詢、徐叔打過招呼,方才匆匆回齋舍換衣裳。

國子監內,無論是庖廚師傅還是幫工雜役,都有統一制式的衣衫。她來國子監後的第四日,便領了兩套換著穿。

不過待會兒是去高官府上,總不好穿著國子監內的衣服去,須得趁著去宣陽坊前,換上自個兒的衣衫。

孟桑飛快換上一套輕便胡服,理了理頭上單髻,將提前備下的各色輔料逐一裝進小木箱,趕忙往後門走去。

這小木箱類似醫者外出看診用的藥箱,可以單肩背著,是徐叔特意從家中帶來,暫且借她一用的。

孟桑緊趕慢趕,快步走到宣陽坊坊門時,已經將近約定好的時辰。

遠遠地,能瞧見坊門前停著一輛馬車,候在旁邊的郎君正與姜老頭在說些什麽。

那年輕郎君見到孟桑向他們走來,猜到大半,叉手行禮:“杜昉見過孟師傅。”

孟桑趕忙回禮。

杜昉臉上沒有高官仆從常見的傲慢,言談間很是和氣:“我家阿郎正在當值,便讓我來接二位師傅回府。”

“這是阿郎親自擬的單子,應對孟師傅做吃食有些助力,”說著,杜昉從懷中掏出一張疊起的紙,遞給她,又看了看天色,“時辰也不早了,請二位先上馬車。”

孟桑收好單子,與姜老頭一前一後鉆進車內。

馬車緩緩前行,孟桑攤開那張薄薄的紙,定睛細看。

紙上字跡清俊工整、風骨並重,隱有文人墨香氣,又不失金戈之勢。其中,條理清晰地寫明其母有何忌口、偏好口味、往日愛用的吃食樣式……用詞簡潔,但其意明了,可見落筆之人做事十分嚴謹仔細。

見之,孟桑笑了。

這位大人倒是很貼心,省得她待會兒再開口問。

只是……為何要特意標一句,讓她依著尋常法子做,不必過於顧慮昭寧長公主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