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7頁)

可永康帝已經開了金口,再難他也得去做。

衛國有不少家族,這些家族有大有小,其中最有威望的是江南四大家族——王,崔,李,周,那些小家族基本上都是看四大家族的臉色行事。

想要讓大家族掏銀子賑災,能不能說服四大家族是關鍵。

四大家族都有人在朝堂做官,而且巧的是王家有一個子弟正擔任正五品戶部郎中。

周澤德便想著把這個王家子弟王成嚴當成突破口。

如今天色大亮,已經過了上值時間。

回到戶部衙門,周澤德讓人把王成嚴叫來見他。

很快,周澤德就見到了王成嚴,他是王家這一代的直系子弟,現在的王家家主便是王成嚴的祖父。

王成嚴是典型的大家族子弟,飽讀詩書一表人才,面對同僚謙和有禮,面對地位不如他的人時又有些高傲和不屑。

“下官見過大人。”

周澤德頷首:“坐下吧。”

“謝大人。”

周澤德溫聲道:“本官久聞王家之名,成嚴出身書香世家,想必才學不俗,區區五品郎中委屈你了。”

王成嚴忙搖頭,道:“下官進戶部時間尚短,對戶部事務遠不如諸位大人了解,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成嚴太過謙虛了,今日本官和皇上說起你,皇上對你頗感興趣,只要你認真當差,今後前途必定不凡。”

王成嚴面色一喜,恭聲道:“下官多謝大人提攜。”

周澤德擺擺手:“本官不過說了幾句話,真正讓皇上另眼相待的還是你自己。”

“不過,依你現在的資歷,想要盡快升官可能性不大,除非……”

“除非什麽?”王成嚴忙問道。

周澤德嘆口氣:“想必你也聽說安州和慶州發生旱災,短短半個月便多出幾十萬災民,皇上素來愛民如子,聽到這事憂心不已,你若是能為皇上解決這個煩惱,皇上龍顏大悅必定會獎賞你。”

王成嚴也不是傻子,一聽到這話便明白了周澤德的打算,臉上的笑意微微收斂:“食君之祿忠君之憂,下官作為臣子,自是想替皇上分憂解難,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周澤德見王成嚴不接茬,面色不變,輕笑道:“成嚴何必謙虛,王家乃是百年世家,又是四大家族之首,想要替皇上分憂解難容易得很。”

王成嚴正色道:“自下官離開家族之日起,祖父和父親就曾告誡下官,做人應堂堂正正,不可投機取巧,下官自己的前程自有下官自己去爭,一味求援家族只會令人不恥。”

周澤德沒想到王成嚴這麽難纏,若王成嚴一直不接茬他再委婉也沒用,只得挑明道:“王家不愧是書香世家,家風之正讓人敬佩,只是如今情況不同,賑災一事說白了就是需要朝廷出銀子,成嚴身為戶部郎中,應該知道國庫的情況,朝廷根本拿不出那麽多銀子。”

“若是王家肯帶頭替皇上解決這個困難,皇上必定不會忘了王家的功勞,成嚴現在還年輕,若是被皇上記在心裏,將來未必沒有接替本官的機會。”

王成嚴站起身,恭聲道:“下官萬不敢如此妄想,至於賑災一事,下官不敢欺瞞大人,此事下官做不得主,下官會給家族寫信,還請大人稍等些時日。”

王成嚴這等出身世家大族的人,又是家族直系子弟,他們自小便被教導凡事以家族為重,沒人比他們對家族更加忠心,周澤德的利誘根本打不動他。

周澤德沒得到王成嚴的承諾,眉頭微皺,可話都已經說到這份上,只能如此了。

“那本官就等你的好消息。”

接觸完王成嚴,周澤德基本上能猜到其他人的態度,反正就是一個字——拖。

可他們拖得,兩州的災民拖不得,周澤德只得先讓人調度國庫的銀子賑災。

……

勤政殿

等周澤德他們離開後,永康帝看著幾位皇子,道:“如今只有我們父子幾人,你們有什麽想法盡管說出來。”

二皇子最為年長,率先開口道:“父皇,既然想要籌集賑災銀兩,需讓世家和商賈出銀子,此事乃是朝廷有求於他們,兒臣私以為應該采取懷柔政策,不應太過強硬,免得傷了朝廷和他們之間的和氣,只要能籌到銀子便好。”

四皇子一向聽二皇子,二皇子說完,他便道:“兒臣附議。”

永康帝無奈地搖頭,這個老四真是一點腦子都不願意動。

六皇子卻反駁道:“二哥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朝廷庇護衛國各地百姓,也包括那些商賈和世家,如今朝廷有難,他們理應相助,這並非朝廷有求於他們,實乃是他們應做之事,父皇直接下一道聖旨便是,我就不信有人敢抗旨不遵。”

二皇子聞言皺眉道:“如此一來,豈不是讓他們心生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