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瑜摸瓜 寧櫻的快樂小日子(第4/4頁)

一時間,寧櫻的小食肆倒是銷了不少豬肉,這是她始料未及的。

炎炎夏日就在這樣的充實中度過,秋冬適宜進補,開始有人來吃鍋子。

寧櫻也逐漸習慣這種市井小日子。

誠然比秦王府勞累許多,但勝在自由隨性,沒有那麽多規矩束縛,也沒有謹小慎微,想開懷大笑就大笑,想到街上走走就去走走,不用看人臉色,更不用伺候李瑜那祖宗。

現在她正逐步融入這個社會,跟街坊鄰裏也能有說有笑,雖然在生活上不是太寬裕,但時日長久些,總能一點點變得更好。

如果說秦王府裏的日子是一眼望到頭,那麽現在的日子則是朝氣蓬勃。

它跟那四方宅院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那宅院裏沒有風吹雨打,有安逸穩定的生活環境,而你只需要舍棄自尊安分守己做個奴仆就好。

外頭卻不一樣,它充滿著數不清的變故,需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承擔風險,沒有人為你遮風擋雨。

這是它的弊端,相對來說卻能讓你堂堂正正做個人,至少是能稍微有點尊嚴的活法。

寧櫻喜愛這樣的活法,充滿未知,充滿挑戰,縱是前路艱辛,她也能無懼風雨,因為做自己命運的主人真的很好。

這或許是李瑜永遠都體會不到的,只因他生來就是許多人的主宰者。

出來了這麽久,寧櫻倒也不是從未惦記過他,只不過他身上能值得她惦記的估計就是那身皮囊了。

畢竟哪個女人不愛美色,更何況還是那般高級的美色呢?

寧櫻可不是那種羞於啟齒的女人,經歷過事兒,也知道男人的美妙,但再怎麽讓人流連,也抵不住有尊嚴的自由。

入秋後的天氣日漸涼爽,有客人覺得紅泥小火爐擱到桌上有些高,涮燙起來不大方便。

於是寧櫻打算把桌子換過,便趁著空閑去了一趟街尾楊家。

蕭三娘說楊木匠手藝不錯,寧櫻過去瞧了瞧,當時楊木匠沒在家裏,院裏只有他母親秦氏和獨子。

那孩子只有八歲大,也不知犯了什麽事,被秦氏追著打,滿院裏跑。

聽到敲門,那孩子機靈地跑了過去,寧櫻被他撞了個滿懷。

秦氏吵嚷著追去,那孩子忙躲到寧櫻身後,祖孫二人吵著她聽不懂的外地方言,令她哭笑不得。

寧櫻忙說明來意,秦氏這才消停了,把她請進院子,用官話說道:“現下大郎還未回來,姜娘子先坐著,我去給你倒點茶水。”

寧櫻應了聲好,見楊家孩子還站在門口,說道:“進來吧,有外人在,你祖母不會打你了。”

那孩子這才進院子,跑進屋躲著去了。

不一會兒秦氏端來茶水,沒看見那崽子,忙問道:“姜娘子,可看到小崽子跑出去了?”

寧櫻笑道:“偷偷進屋躲著去了。”

秦氏這才松了口氣,直搖頭道:“長大了,愈發叛逆,管不住了。”

寧櫻回道:“現在還早著呢,待年紀大些,自然就懂事了。”

秦氏擺手,“打小就野慣了,他阿娘去得早,大郎又要忙活生計,全靠我這老婆子操心,可折騰死了。”停頓片刻,才想起了正事,問道,“方才姜娘子說什麽來著?”

寧櫻:“我想訂做幾張桌子,要空心的那種。”

秦氏聽不明白,道:“你說的我聽不懂,不若待大郎回來了我讓他去你那邊找你,問個清楚。”

寧櫻:“也好。”

大家都是街坊鄰裏,秦氏健談,同她嘮起了家常。

楊家才搬來沒住幾年,楊大郎以木工手藝為生,活計做得好,家裏的生活也過得不錯,唯一讓秦氏頭疼的是自家兒子做了四五年鰥夫,卻沒討到一個合適的女郎進門。

寧櫻頗覺好奇。

看祖孫樣貌挺周正,想來楊大郎也不會是歪瓜裂棗,且家境也不錯,何至於落到連媳婦兒都討不到的地步?

秦氏嘆了口氣,發愁道:“興許是月老喝醉酒把他給忘了吧,紅線牽桌子腿上了。”

寧櫻失笑,“秦大娘可真會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