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瑜摸瓜 寧櫻的快樂小日子(第2/4頁)

袁傑:“還有寧櫻的賣身契,也一並還回來了。”

此話一出,蔣氏暗叫不好,但凡跟寧櫻牽扯到的東西她都敏感,著急道:“好端端的,把賣身契送回來作甚?”

袁傑把身契給她,也是不解,“他說你知道該怎麽處置它。”

蔣氏愣住。

袁傑好奇問:“三娘要如何處置這身契?”

蔣氏瞅著那燙手山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袁傑繼續道:“二郎說你知道該怎麽處置它。”

蔣氏這才伸手接過,後知後覺地悟出點東西來,皺眉問:“他還說什麽了嗎?”

袁傑搖頭,“沒有。”

蔣氏拿著身契坐回椅子上,隔了許久才道:“這東西我拿著也沒用。”

聽到這話,袁傑一下子就弄明白了,拍腦門道:“原是這般!”

蔣氏看著他沉默。

袁傑忙道:“既然是沒用的東西,那就物歸原主好了。”

蔣氏不由得發起愁來,念叨道:“都已經過了這麽久,我到哪兒找原主去?”

袁傑坐到一旁,“當初寧櫻是由燕三郎護送著離京的,把燕三郎叫回來問問,他興許知道寧櫻的下落。”

蔣氏:“他多半也不清楚,當時他只護送寧櫻到平州地界,二人便分頭了。人海茫茫的,要如何尋找,無異於大海撈針。”

袁傑細細思索了陣兒,“先別管這茬,把燕三郎找回來再商量商量。”

蔣氏無奈點頭,也只有試試看了。

目前燕三郎在忠縣,蔣氏跟賈婆子說了這茬,立即派人去找。

之後過了五六日,燕三郎才從忠縣匆匆趕回。

蔣氏把寧櫻的賣身契拿給他,說道:“秦王府沒追究寧櫻出逃一事,眼下風頭也避過了,這身契握在我手裏也沒甚用處,你把它物歸原主,順道把我的東西換回來。”

燕三郎皺眉道:“夫人為難小的了,當初小的與寧櫻在平州地界分頭,至於她的具體去向小的並不清楚,如今要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蔣氏堅持道:“你常年在外走動,有經驗,又與寧櫻相處了好些日,她的一些事情應是清楚的,我也找不出合適的人去尋她。”

賈婆子也道:“三郎仔細想想,或許中途寧櫻留下了跡象也說不定。”

燕三郎接過身契,頭大道:“阿娘有所不知,兒雖然沒與那姑娘相處幾日,但也見識過她的本事,主意多得很。當初在平州她就防範兒,一個人脫身了,平州四通八達,至於去了哪裏真不好說。”

賈婆子:“不管怎麽說,只要是一個活人,總會留下點蹤跡來,你先試一試,至於尋不尋得到,另說。”

蔣氏也道:“這事不著急,慢慢尋也無妨。”

燕三郎這才應下了。

待他離去後,蔣氏自言自語道:“秦王府想順藤摸瓜,這個人情怎麽都得賣。”

賈婆子:“只要不會把娘子牽連進去就好。”

蔣氏點頭,“應是不會了。”頓了頓,“不過我看那李瑜接二連三為這事折騰,多半是把寧櫻放到心尖兒上了。”

賈婆子不以為意道:“就算放心尖兒上又如何,始終是個婢子,再疼寵也不會娶進門。”

蔣氏卻不這麽認為。

若說是其他門楣,她是信的,但秦王府不一樣。

那秦王老兒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造了三十多位子女出來,十多位妾室,比宮裏頭的子嗣都多,在全京城都找不出一位來。

這樣一個不靠譜的老頭兒,生的子女多半也不靠譜,不能拿常人的眼光去看他家。

話說燕三郎得了差事後,回到家中一籌莫展。

媳婦兒周麗娘問明緣由後,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去匯通櫃坊找線索。

當初蔣氏給寧櫻的盤纏是燕三郎存到匯通的,只要寧櫻提取過錢銀,匯通那邊肯定有記錄。

經過這一提醒,燕三郎眼睛一亮。

不過匯通櫃坊也不是普通人能去查的,於是燕三郎從蔣氏手裏討了封信函送到櫃坊,那邊的掌櫃接待了他。

有袁侍郎這個四品官職做背景,匯通不會怠慢。

燕三郎把寧櫻的情形同曹掌櫃細敘一番,曹掌櫃捋胡子道:“若是在京畿這片地區提取過,我們一個月應是能查到分所情況的。”又道,“櫃坊裏有規矩,京畿片區的賬目每月匯總清算一次,但其他州分所的賬目就是春夏秋冬三個月匯總做一次清算,而後再送往京城復盤。”

燕三郎默默地掐算一番,他當初存盤纏的時候是四月,現下六月,也不知能不能尋到寧櫻最後提取錢銀的痕跡。

既然曹掌櫃說夏季的賬目清算要四到六月份結束後才會由各地送到京中,那眼下也只有等了。

燕三郎留下寧櫻的信息,托付曹掌櫃到時候查詢,他應承了下來。

從匯通櫃坊離開後,那時燕三郎並不知道他的所有蹤跡都被秦王府的林正盯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