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奪子 過來,阿曇。(第2/4頁)

“郡主請看。”未幾,空明將絹布奉上。

裴朝露湊近,蹙眉細觀。

布絹上所用十中之三,現出密密麻麻的數字組合,且以朱、金、墨三種顏色,整整齊齊地框畫分類。

“這是……”

“郡主讀過佛經,精通《百法明門論》《了凡四訓》《陰騭文》,經年過去,可還能順暢背誦?”

“自然!”裴朝露聞空明之語,心中猜到幾分,接過布絹的手有一刻的戰栗。

當年在齊王府中,李慕想用佛經編排一套暗子傳遞情報的法則,她因閑來無事陪著一道摸索方法。只是才想了個大概,還未想出完整的方案,他便先給了和離書。

裴朝露雙眸落在那一串串數字上,問,“這些可是依次對應著頁碼和行數。”

空明含笑點頭,“郡主且將經書尋來,老衲同你一道解密。”

“不必。”裴朝露凝視著排排羅列的數字,腦海中逐一現出上述三本經文相關內容。

一字字排列成句,慢慢化成完整的消息。

分別是敦煌局勢分布,長安湯思瀚的動作,西南蜀地天子境況以及邊陲往昔宿敵龜茲的動向。

“這些是齊王殿下臨去庫車道時,命老衲整理所繪。而原始訊息,已經按著保密的級別或封档、或焚毀。”

“殿下曾交代老衲,若他不幸無法歸來,便由裴二公子接了僧武卒令牌。而這些當下最新的消息定是用得上的。亦命老衲,說服敦煌寺廟十八首領,效忠公子。”

“僧武卒?”裴朝露想起這支母親曾經組建的軍隊,以為早已隨著母親的亡故而不知所蹤,卻不想竟是在李慕手中被他一直把控著。

怪不得,他要用佛經編排情報傳遞的法則。當年還笑話他,若是方法大成,接他消息,還得在家中常備經書。

原來兵甲將士皆是佛門弟子。

“一枚令牌,便是算上大師——”裴朝露垂眸邊查閱邊問,“那些僧人便能聽命與我們兄妹嗎?”

“出家人不打誑語。十八首領雖是長公主親擇,然願意追隨齊王殿下,一則是殿下當年陽關上與龜茲一戰,年少成名的名聲;二則乃這些年守在邊陲,暗裏護著西邊安穩,首領們因此服他;三則自也因他身份尊貴。”

“第三,才是他身份之故。既如此,想來首領們也不會只因為我們是鎮國公主之子女,便願意服從了。我說的可對?”

“郡主是通透之人。”

空明頓了頓又道,“便是郡主這手辨別解析情報的功夫,假以時日,想必僧武卒的首領亦會嘆服。”

裴朝露依舊尋著上頭訊息,眼皮未擡,心中並不太贊同。便是她兄妹二人真領了這支軍隊,除了自保亦不能翻案。

死了七萬精銳,卻還藏著這麽一支隊伍。於世人眼中,只會更加坐實裴氏通敵叛國的罪名。她與哥哥,如今只能借勢,沒法明面現於人前。

然而,當著空明的面,她也未曾否定李慕的想法與決定。

他之願,大抵是她平安。

可是如今,她有自己的責任。

遂而只冷哼了一聲,“他這廂倒安排的妥帖,庫車道上如何不知多帶些人手。”

“大抵事出緊急,殿下難得失了分寸。”聞此語,裴朝露沒再回應。

空明乃方外高僧,然裴朝露卻覺得他對紅塵了解得很。

她未再糾纏這個問題,只是面上多了一分淺淡的笑意。因為終於在絹布上尋到了關於李禹的信息,心上不由松下一口氣。

上頭所載兩則,一則是八月初五,言李禹車駕出蜀地,往敦煌而來,欲結親陰氏。二則是三日前的情報,言其車駕為陰氏迎接,如今剛入河西走廊的張掖城。

張掖城距苦峪城尚有七八百裏之遙,縱是是三日時辰過去,按著先前的腳程算——

裴朝露合了合眼,最快也該在半月後到達敦煌。

如此推算,眼下李禹當不在此地。

那麽這些日子的人心惶惶,當真只是因二哥和李慕的離開嗎?

是她,多慮了?

她忍不住重新望了眼外頭的孩子,心中稍定。

卻還著人吩咐,加派人手看好涵兒,無事不得離開苦峪城。又加添了守城衛隊的人數,同時要求他們對往來的人嚴格盤查。

布置完這些,許是因數日精神緊繃,待重新歇下,裴朝露不由覺得力氣被抽了大半,精神懨懨中她周身一陣酥麻刺痛,是五石散的藥癮又上來了。

她譴退空明,獨自在房中熬了大半時辰,終於在滿頭虛汗中撞暈了自己。只是昏迷前一刻,她尚且欣慰,終於不用喚人,只靠著自己也能挺過去。而距離上一次發作,已有八日,她想用藥的間隔一次比一次長了……

*

已是數日過去,陰氏小樓中,李禹接了從苦峪城中傳出的消息,原本溫和帶笑的面容不由陰沉了幾分。只負手立在窗前,眺望極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