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2/7頁)

正始帝玩味地笑了笑。

“他沒在背後腹誹寡人,便是萬幸。”

莫驚春沒顧得上腹誹,回了宗正寺後,便讓人將刊記的宗室玉牒取了出來。並有其他各類的宗室記錄。

前幾日剛剛曬過,小吏們搬運也不算難,熟門熟路地挑選出來。

他並沒有讓人特特抽出四五等爵位的部分,而是等這些搬到指定房屋後,他方才自己一一抽檢出來,並做了些不明顯的記號。

接下來十數日,莫驚春將這其中違制,霸占良田,超出五代,漏記等等羅列出來,重新謄抄在另一處上。

為了避免走漏消息,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還指揮著左右少卿開始準備新的玉牒,這是每十年就要重做校正的事情,左右少卿不覺奇怪,也著手準備。

卷宗都搬了出來,莫驚春與左右少卿一同進出查閱,便顯得不那麽奇怪。尤其他每次帶出來的都有旁的內容,便更分辨不出來。至於莫驚春,他在翰林院抄書都抄習慣了,比起用慣了的小吏,他的速度都要快上不少。

等他將這些一一整理出來,結果讓人大為吃驚。

莫驚春頭疼地將剛謄抄完的卷宗放到一旁去,按了按眉心。

自上而下,霸占良田的情況幾乎比比皆是,不該問是誰做的,而應當問是誰沒做過。

而這還只是四五等王爵的情況。

再有,按照陛下的意思,所有紹絕繼封與續爵的情況都必須一概中止,除去有大功的幾位郡王,余下違制者,便有三千七百余人。

從此中便能看得出來前頭幾位帝王對此是如何放縱。

若是革除這些宗室的爵位,那便是讓他們徹底落入民籍,失去地位。

人數如此之眾,就算是正始帝,也需要考慮影響。

將整理出來的名冊交上去的時候,莫驚春已然淡定,他甚至猜出為何正始帝要在這時候動手。

將軍班師回朝,正是朝野上下為之喜悅的時候。

在這時候順理成章提出因為國庫和軍費的問題,方才要削減部分宗室開支,盡管會有言官抨擊,然這些都不是大頭。他們本身對此事的影響並不算大,沾親帶故的皇親才是最大的阻礙。

奏請此事的人,正是莫驚春。

宗正卿管宗室,他本就是最適合提出的人。

左右少卿在當朝看到宗正卿出列,就已經心知不對,眼瞅著莫驚春一本正經地開口,第一句話便要讓他們跪下去。

他道:“臣入宗正寺數月,深感諸位先帝仁善,宗室人數自百多年便數量大增……”莫驚春張口就來,先是羅列了最近百年宗室的數量等等,而後又感慨從前之混亂,奏請陛下趁著十年一次的玉牒重改,重新溯源以往的卷宗,以確保萬無一失。

此為大善。

他說得頭頭是道,朝中有人不以為意,也有人面露詫異,機敏的如左少卿,臉色已經微微發白。

坐在其上的正始帝看不出神色變化,只是微微頷首,便肯允了此事。

在莫驚春退回行列中去後,他忽而一笑。

“如夫子這般認真之人,朝中要是再多上幾個便好了。”

他不忌憚在朝臣面前展露待莫驚春的親厚,而也是這不經意的表態,讓旁人的態度為止一凜,只覺其中有詐。

左右少卿下朝,便如喪考妣,仿佛天塌下來。

莫驚春平靜說道:“怕什麽,主動做,還是被陛下提著腦袋去做,你們要選擇哪一個?”

先前的記錄他已經一一備錄過,並不畏懼庫房發生什麽所謂一把火燒幹就找不到的荒謬事,而他不經意間顯露出來的威嚇,讓左右少卿一路上都很是沉默。

這是必經之舉。

總不能將事情偷偷做了。

私下做的是準備,面上要幹的,才是大事。

就在宗正寺加急盤點,上下四十幾人都忙得連軸轉時,莫驚春再有意識到時間匆匆而過,是在入冬後的某日。

大朝會上,有兵直入朝野,拜倒在階下,大喜:“陛下,輔國大將軍,鎮軍大將軍正在三十裏外,今日將抵達京城!”

果真大喜。

正始帝霍然起身,利目在朝野百官掃過,落在莫驚春身上,“禮部並宗正卿一並準備,出城迎接兩位將軍。”

莫驚春連日忙碌,已經不知日月,忽而此事,已經喜不勝收,立刻與禮部尚書一起領了旨意匆匆離去。

禮部雖然少有做相迎將軍的儀式,卻已經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莫驚春去也不過是點個卯。

他會出現在這裏的唯一理由便是他的身份。

莫驚春心知肚明,禮部要他作甚便作甚,很好說話。

待驅車趕往城外,莫驚春才有種古怪的著急,寧願自己是騎馬相迎。不過體諒了一下他的兔尾巴,還是馬車更為合適。

這條尾巴在熬過艱難的一夜後,從鈍感一朝變得更為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