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4頁)

“對對,就是那個圓圓的,中間畫了個紅圈的小點心。”姚思婕立馬使勁點點頭,想了想又補充道:“但是外皮的口感和大救駕區別很大,自來紅和自來白是硬硬的那種,大救駕的皮是一層一層繞起來的,很酥脆。”

“哇,姚思婕,你懂得好多。”一名同學感慨道。

“你們那裏的美食好多,那你來京市是不是就嘗不到了?”另外一名同學問。

“也不是呀,京市也有好吃的徽菜餐廳,咱們學校附近就有一家做淮南牛肉湯的小店,我媽接我放學以後,經常帶我去吃的。”姚思婕說。

“就在學校附近?太好了,我放學也要去吃!”

“姚思婕,以後你再吃到什麽好吃的徽菜餐廳,可不可以分享給我們呀?我們也給你推薦其他好吃的餐廳~”

“好呀。”姚思婕點點頭,嘴角不知何時掛上笑。

連她自己都沒察覺到,她在回答這些問題時,表現得越來越自信,和平時膽怯的樣子慢慢變得不同。

教室後門,早就已經過來的班主任,沒急著進去,她的身邊還站著一位身著米色西裝外套,打扮得很職場風的女士,正是姚思婕的媽媽。

她原本打算晚上接女兒放學時再來找班主任,可思前想後還是不放心,送完女兒去公司的路上又折返回來。

“思婕媽媽,你看,思婕現在正在逐漸融入這個班級。我們要對她有信心。”班主任說。

姚思婕的媽媽親眼看到女兒的狀態後,也放心了不少,她留心到剛才學生們對話裏的內容,有些疑惑,“這些孩子怎麽都問思婕老家的美食?”

班主任驚訝著反問:“思婕媽媽,你不知道嗎?”

見到面前的家長一臉疑惑,解釋道,“周末的時候,中央台紀錄頻道新播出了一部美食紀錄片,前兩集講的就是徽省美食,這個片子現在可火了,不光班裏同學看了,我自己周末也看了兩遍,現在對徽省美食向往的很呢。”

姚思婕媽媽沒想到,竟然還有這種原因。

那思婕可真是托了紀錄片的福,在新班級裏打開社交局面。

中午,在公司午休的時候,姚思婕媽媽打開中央台在線播放網站,找到班主任說的那部紀錄片,開始看了起來。

公司的午休時間,有一個半小時,剛好足夠她將第一集 看完。

以往,她都是點一杯咖啡,一份輕食到辦公室,充當午餐,今日卻覺得食欲很好,剛開始看沒多久,就找到家公司附近的徽菜,給自己點了一份老家特色的培乳肉,又點了一碗份量紮實的格拉條。

最後就著紀錄片享用,將整整一大碗格拉條都吃幹凈了,培乳肉也吃掉了大半。

去外面吃飯的同事回來,見狀驚訝,“經理,你今天胃口這麽好?”

“是啊。”

姚思婕媽媽含笑點頭,指指屏幕上還在播放的視頻,“都是拖這部紀錄片的福。”

職業影評人喬舒亞,也在第一時間觀看了“食在華夏”。

她是宋熙和的鐵粉,一向很欣賞宋熙和的拍片風格,這次哪怕是紀錄片,也不例外。

看完後,她便洋洋灑灑寫下一篇長評。

從人文、歷史、美學等多個方面,點評了這部紀錄片。

長評一經發布,便被許多網友點贊轉發。

還引起了一小股為“食在華夏”寫長評的熱潮。

短短一周內,竟然多出好幾千條,字數在四百字以上的長評。

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情況。

不單網友們感到驚訝,就連丁靈和宋熙和,以及工作室裏的小夥伴們,都沒有想到。

要知道當初,宋熙和的《兄長》剛剛上映那一周,可都沒收到過這麽多長評。

盧檬檬統計了一下網友評論,忽然道:“啊,我知道為什麽突然多出那麽多長評了!”

“為什麽?”其余人好奇朝她看去。

她一臉震驚的講出剛剛看到的內容:“好多中小學校的老師,都給學生布置了作業,讓寫食在華夏的觀後感!”

丁靈聽後先是驚訝,接著恍然。

難怪,她看到許多長評的文筆都很稚嫩,卻又處處透著淺顯直白的真情流露。

就在“食在華夏”的熱度,繼續在網絡和現實中發酵的時候,丁靈一行再次離開京市,踏上了拍攝之旅。

第二部 分拍攝地點,他們選在了美麗的湘省。

第一站,就來到湘省省會。

這裏是近些年的旅遊熱門城市,這次拍攝,他們主要采取“雙線並行”的方式,一條線是傳統美食,另一條線則是現在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當地網紅美食。

兩條線剪輯之後,交雜在一起,體現出這座城市既時尚又傳統的雙面。

結束在湘省的拍攝,已是一個多月後,丁靈抽空回學校領了畢業證、拍了畢業合照,之後再次踏上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