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魚咬羊◎

丁靈和宋熙和此時也在電視前看著。

今天是“食在華夏”播出的日子,作為主創人員,宋熙和邀請丁靈一起觀看,丁興海聽說後,便直接將他請來了家裏,畢竟,他也想和閨女一起看。

由於播出時間在六點,丁興海特意提早一小時,就開始準備晚飯,六點還差幾分的時候,晚餐就已擺上了茶幾。

有切成薄片蒸好的風幹腸,用青椒炒出來加了點白糖的鹹甜口炒紅腸,還有丁興海拿手的幹炸帶魚和炒合菜,以及一大鍋放了榛蘑和肉丁燜出來的榛蘑飯。

在這鍋香氣逼人的燜飯面前,所有菜肴黯然失色,掀開鍋蓋,整個客廳裏都飄蕩著誘人的榛蘑香氣。

飯裏的肉丁用的是上好的五花肉,裏面的油脂在燜之前完全煸了出來,與榛蘑和米飯完美結合。此時看過去,顆粒飽滿的東北大米上,鍍著一層油亮的光澤。

激光電視已經調到了中央台紀錄頻道。

丁興海又拿了三盒果汁過來,走到客廳時順手將客廳的燈調暗了些,使觀看效果更好。

一人盛了一碗榛蘑飯,正準備開吃,紀錄片就開始了。

丁靈和宋熙和早就看過許多次,這次依舊看得認真,丁興海就更不必說,基本上是“食在華夏”四個大字一出來,他眼睛就黏在屏幕上沒移開過。

連手裏端著飯碗都忘了,丁靈給他夾菜,他也是機械性地往嘴裏盲塞。

片頭播放完畢,正片終於拉開序幕,這裏用的是宋熙和一貫的運鏡風格,畫面順著青石板鋪就的階梯,一路向著山上延伸,來到一汪清澈的山泉水前。

泉水流淌,“滴答”一聲,水珠落下,直接滴在了滿盆的生黃豆中。這時畫面已經來到了豆腐坊,這裏用傳統工藝制作豆腐,磨漿、濾渣、煮沸、點鹵,每一步只保留了兩三秒,畫面拼接的十分絲滑,不會讓人看了覺得枯燥,只會感到恍然,原來豆腐是這樣做成的。

電視機前,有不少有小孩的家庭,也在觀看“食在華夏”。

蘇美怡一家也是其中之一。

他們倒是沒有坐在電視前吃飯那麽誇張,而是將客廳的電視轉了轉角度,這樣坐在桌旁吃飯,也能時不時看上幾眼。

六點正好是飯吃到一半的時候。

蘇美怡的大女兒茜茜,嘴裏還叼著雞翅,就轉過頭去看電視。

蘇美怡自己,也將視線投了過去。

照顧蘇美怡小女兒的育兒嫂,覺得她們這樣很誇張,忍不住說:“電視節目再好看也不能影響吃飯,茜茜媽媽,你說是吧?要不關了,回頭看回放吧。”

蘇美怡心裏嘆了口氣,她生二寶以前,就定下了這位金牌育兒嫂,別的都好,唯獨愛說教這點著實令人煩惱。

她也知道吃飯看電視不好,但今天這不是情況特殊嘛?

“劉姐,難得一次,沒關系的,你也跟著看看,這是我和茜茜都很喜歡的一位美食博主拍攝的紀錄片。在中央台播呢,應該挺好看的。”

育兒嫂劉姐,本來對美食博主還挺不屑一顧,心想備不住就是網上那些亂七八糟的視頻,聽到“中央台”幾個字後,才終於正視起來。

“那我也跟著看看……”

她稍微側坐著一點,看向電視,紀錄片已經開始,用清冽的山泉水磨出來的豆漿,看著就覺得品質不錯。

劉姐就是徽省人,家在阜市東邊一個縣城裏,距離畫面中拍攝的豆腐發源地很近。

畫面拍攝的非常美,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展現了豆腐從無到有的全過程,一下就引人看了進去。

緊接著,鏡頭再由近及遠,將整個山景籠罩其中。

茜茜還在托著小腦袋感慨:“原來豆腐是這樣做成的呀,媽媽,我們明天做豆漿,自己做豆腐試一試好不好?”

“好呀。”蘇美怡很高興女兒有這種嘗試精神,點頭答應下來。

一旁的劉姐,則看著那一晃而過的山景,驚訝道:“呀,這不是我們那兒的八公山嗎?”

“是你老家那裏?”蘇美怡好奇。

“是的呀,離我老家很近的。”畫面裏已經播到了菊花豆腐,劉姐恍然說:“這介紹的就是八公山豆腐宴,相傳豆腐就是那裏起源的。”

她的話音剛落下,電視裏也響起娓娓動聽的女聲旁白,介紹的正是豆腐由來的典故。

劉姐點頭:“她說的挺對的,這個是我們那很有名的傳說故事。我們那的豆腐也確實不錯,在整個徽省都是很有名的,那邊的手工豆腐,可比京市大超市裏賣的盒裝豆腐,香得多咧!”

她們說話的時候,畫面中又接連出現好幾道豆腐菜,隨之是丁靈品嘗豆腐宴的鏡頭。

茜茜頓時就覺得手裏的雞翅不香了,“媽媽,我也想吃豆腐,吃徽省的豆腐!”

這個年代網購很方便,但大熱天裏,快遞一份新鮮的手工豆腐恐怕容易壞。蘇美怡看向劉姐,劉姐想了想說,“我讓老家親戚幫忙去買一點耐放的豆制品,用泡沫箱裝好,放上冰袋快遞過來,應該很快的,一兩天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