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正文完結(第2/5頁)

中正四年夏季,當北方出現蝗災,在民間引起巨大恐慌與議論的時候,安常煦不僅堅持下令讓人燒火熏燒蝗蟲,還與陳鳳琪一起帶頭吃蝗蟲。

同時讓人從南方采購大批的鴨子,通過新修的官道,在短時間盡快運往北方,成功將那場讓人看著都忍不住感到心驚膽顫的蝗災消滅。

讓草原免遭一劫,也成功讓草原上的蠻族見識到安國的強大,主動歸化安國的蠻族大增。

中正五年,柱國公上奏請辭鎮國大將軍之位與柱國公之位,柱國公世子徐忠廷正式繼承柱國公之位。

徐景成打小在鎮南軍中長大,期間回京的次數屈指可數,這次隨祖父一起剛回京,聽到從宮中回來的祖父與父親帶回的消息,頓時大吃一驚。

“祖父,陛下這是何意?”

若是不信任他們徐家,就不會讓他父親去接掌征西軍,若是信任,卻又不按慣例,讓他父親執掌鎮南軍。

老柱國公雖已年邁蒼老,精神狀態卻很好,面對小孫子的質疑,心情復雜,語氣卻很輕松的回道。

“這是好事,鎮南軍上百年來,一直由我們徐家執掌,讓我心憂不已,可是鎮南軍是我們徐家的立身之本,又放棄不得。”

“如今聖上願意打破舊例,將你父親派去執掌征西軍,還任由你的哥哥和你堂兄在定北軍中發展,對我們徐家的未來而言,是件好事。”

老柱國公夫人從旁笑吟吟的補充道。

“還有你妹妹景月,在衛山軍跟著樂陽郡主,這幾年做得也很不錯,這都是皇上對我們徐家足夠信重的表現,雖然離了鎮南軍,從感情上講,是有些遺憾,可是對我們徐家而言,這樣的安排,可謂是再好不過。”

聽到祖父祖母都這麽說,徐景成雖然心中感不舍,也沒有再多就此多說什麽,而是提起另一件事。

“既然祖父祖母都說這是好事,那肯定真是好事,不過父親,我哥去定北軍歷練的這幾年,立了不少功,現在也該回來了吧?”

本來面帶笑色的新任柱國公聞言,頓時神情變得有些復雜,搖搖頭道。

“現在不是我讓不讓你哥回來的問題,是你哥自己來信說,他不打算回來了。”

徐景成不敢置信的瞪大雙眼道。

“為什麽?他怎麽能不回來?母親雖然做了錯事,可是聖上與太尊聖明,並沒有因此而遷怒到我們這些子女身上啊。”

要是牽連到他們身上,也不會任由他哥在定北軍中在短短數年間,就憑功升為校尉,讓他們的妹妹跟在樂陽郡主身邊,現在也已經是百戶,只要他們自己不作死,將來的前程無量。

老柱國公臉色沉重的嘆了口氣後,接過話道。

“你哥就是因為聽說你母親所做錯事之後,才會下定決心不願再回來,他有他的顧慮,我與你祖母,還有你父親,都曾親自去信勸他,但他仍然堅持己見。”

為家族的未來與前程考慮,徐景年做此決定,的確是對的,也能從中看出,他在定北軍的這些年,確實被歷練出來了,不僅展現出自身的能力,心態也與從前明顯不同。

也正因此,他們這些長輩在為其感到欣慰之余,還真心希望他能回京,在他父親繼任柱國公之位的同時,為他請封世子之位。

可是徐景年態度堅決的表示不願再回京,表示自己難堪大任,承擔不了柱國公府繼承人的位置,讓他們也感到無可奈何。

徐景成當然知道自家祖父既然這麽說,肯定不是虛言。

“等我去拜見過母親後,就起程去北疆,我要當面問他為什麽不願回來。”

老柱國公夫人道。

“你去看看也好,你哥前兩天來信說,他馬上就要成親了,你應該還能趕得上。”

讓徐景成沒有想到的是,當他見到數年不見的母親後,不用去北疆親自問他哥,他自己就已經領會到他哥不願回來的原因。

文氏看到數年不見的小兒子,沒有問他這些年過得好不好,第一時間就迫不及待的抓住他的胳膊問道。

“景成,你回京了?你哥怎麽沒有一起過來?是不是你祖父……告老,讓你爹繼承國公之位了?”

聽到他母親心中最為惦念的,永遠只有他哥和爵位,徐景成對此毫不意外,也早已心如止水,態度平靜的回道。

“我哥沒有一起回來,祖父請辭,聖上已經批奏,父親已經繼任柱國公之位。”

聽到長子沒有一起回來,文氏臉上的失望毫不掩飾,隨後又打起精神道。

“既然你爹已經繼任國公之位,我就該是國公夫人,我當初受人蒙蔽,才會做錯事,罰都罰了,這都過去四年了,也該讓我回府了吧。”

看著提起自己‘該是國公夫人’時,難掩興奮與激動的母親,徐景成還是忍不住為祖父、祖母感不到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