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正文完結(第4/5頁)

正在這時,一直小心站在一邊的女子小聲喊了聲。

“姑姑。”

這聲呼喚提醒了文氏,她頓時精神一振,招手示意對方上前的同時,口中還以命令的語氣說道。

“這是你大舅家的婉兒表姐,她因為受你外祖家的事情牽連,與夫家和離了,你將她帶去交給你哥,有她照顧你哥的日常起居,我也能放心些。”

聽到這話,徐景成被震驚到有些反應遲鈍,所以對他母親而言,所謂的母愛,就是將他大哥給坑得前途盡毀不說,還生怕他被毀得不夠徹底,再火上澆油嗎?

想到這些,徐景成再次對自己兄長的遭遇感到由衷的同情,同時也很慶幸他祖母與他父親總算在最後時刻拉了他兄長一把,讓他徹底離開他們母親的控制範圍,才能有如如今的改變。

“婉兒表姐在此陪伴母親就好,兄長將要娶妻,有未來的嫂嫂與我可相互照顧即可,實在不宜多個外人,母親好自保重吧。”

面對小兒子毫不猶豫的拒絕,文氏再次勃然大怒,但是想到她對侄女的承諾,以及讓侄女陪著她在莊上清苦度日的心疼不忍,她強壓下心中的火氣道。

“不準胡說,沒有我的同意,你哪來的嫂嫂,我早說過,你要趕緊去告訴你哥,他要是還想認我這個母親,就要聽我的,我不準他在外面娶個身份來歷不明的女子。”

“就算你現在不方便帶你婉兒表姐去你哥身邊,也可以先將你表姐帶回我們府裏,好好照顧一下你表姐。”

聽到這荒唐可笑的安排,徐景成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滿臉怒氣的離開,去找莊上的管事,訓斥他不該隨便放外人進莊,要求他以後要對莊上進行嚴加看管,給他那個在這裏白吃白喝還不算,還想去他們府上禍害他們兄弟的表姐多找些事幹。

說完之後,本打算轉身離開,徐景成又轉頭交待道。

“在莊上起座佛堂,不拘什麽佛經、道經,給夫人都備上一些,食物也清淡一些,讓她在莊上好好休生養性。”

也好讓他母親少惦記紅塵俗事,以免她總要承受求而不得的痛苦,在他母親做出那種事後,府上早已沒了她的位置,可她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還心心念念的惦記著要回去,要給他們三兄妹當家作主。

徐景成雖然不像他兄長那樣愛讀書,君子六藝樣樣精通,可他並不笨,相反,因為他從小不受母親喜愛,對旁人的喜怒愛恨更為敏感。

又因從小去軍中,不僅受到祖父的悉心愛護與培養,還得到堂叔和堂嬸的關心與照顧,與徐景楠這個年齡相差不大的堂哥同進同出,早早的就習得人情世故。

早前因為文氏是他的母親,是他最在意的親人,他才一直放不下,如今徹底認清母親的本質後,他足智多謀,做事果斷的一面就占了上風,毫不心軟的給他母親做出這個安排。

只是莊上的管事雖然得了徐景成的吩咐,還是不敢直接照做,而是將這番吩咐報到柱國公府上,得到老柱國公夫妻與徐忠廷的一致允許後,才正式實施。

得知徐景成親自為他母親做出的安排,他的幾位長輩都有些意外,他們是知道徐景成對自己母親的心結的,他們沒有從重處置文氏,也是照顧到她這三個子女的的心情。

沒想到徐景成遠比他們所以為的更能拿得起放得下,將他的母親也看得更透徹,才會親自做出這種安排。

“不管文氏如何,總之她給我們徐家生的三個孫子孫女,都是好的,就憑這一點,我們徐家無論如何,都要好生供養她到終老。”

聽到自家父親的感慨,徐忠廷趕緊應下。

“是,父親請放心,兒子會讓人不時去莊上看看,確保文氏的衣食用度不會補克扣。”

“我沒什麽不放心的,別看景成親自安排他母親吃齋念佛,也不會真能狠下心任人克扣他母親的生活,頂多也就是讓他母親,再也影響不到他與我們這些家人的生活而已。”

說這話時,老柱國公有些欣慰,也有些心疼,大孫子堅持不再回京,還在不讓家人出面的情況下,做出自己在外娶妻,將來定居北疆的決定,態度十分明顯,就是要徹底放棄身為府中長孫,繼承國公府一切的權利。

好在小孫子從小是由他親自培養出來,頭腦清醒,做事有分寸,讓他們徐家後繼有人。

景楠雖然也不錯,但在長房有人的情況下,讓二房承爵,先不說上面同不同意,肯定會給他們徐家的未來留下隱患。

眼看安常煦馬上就要過二十周歲的生日,陳鳳琪正心情很好的說道。

“好在徐家是個明事理的,並沒有為這次的調遣生嫌隙。”

新任柱國公在卸掉京郊大營的大統領之位後,並沒有按慣例被派往鎮南軍,接掌鎮南軍,而是被派去接掌征西軍的消息傳開,讓所有人都深感意外,在朝野內外引起過不小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