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3/4頁)

轉身之後,他微微勾唇冷嗤了一下。

……

六王命人備了車送楊延宗,又命親隨親自送到大門外登車。

車輪轆轆,楊延宗斂了笑,斜倚在軟榻上,身軀隨著車廂有節奏輕晃。

這種慶功大宴,意義重大又喜慶這是當然的,但觥籌交錯間的人難免戴上各色各樣的面具,總不及家裏小宴是真純粹的。

外宴結束了,回家正好小宴。

楊延宗心情不錯,他也沒真醉,飲了半盞的解酒湯,又換下那身沾了酒氣的衣裳,待回到家門,神智清明,已一絲酒意都不見了。

否極泰來,驚喜重逢,回歸舊地,於情於理,自然是少不得一場團圓宴的了。

兩家人回到家中安置好楊父,就忙忙碌碌準備起來,大半天時間早就準備好了,就等楊延宗回來開宴。

不大的廳堂多余幾榻都撤了,擺上滿當當的兩大一小宴席,連白姨娘及楊重嬰屋裏的兩個姨娘都給開一個小桌,可見今天的歡喜程度。

大家齊聚一堂,嗑瓜子喝茶聊天歡聲笑語,連楊重嬰狀態都很好,叫人用躺椅擡他出來,墊上軟枕斜靠在東邊廳的榻上,和蘇棣在說話,楊延信楊延貞林亦初幾人時不時搭兩句。

女人這邊更熱鬧,顏氏和顏姨娘攢在一起的手就沒分開過,蘇瓷和蘇燕姐妹倆也湊在角落裏,小聲說時不時傳出蘇燕一兩聲驚呼艷羨,姐妹倆小聲說大聲笑。

陳氏借著去解手的時候,推了一把蘇瓷,蘇瓷睜大眼睛,母親不大認同盯了她一眼,遞給她一個新茶盞,往上面努努嘴:“去吧,快去給你顏伯母換盞熱茶。”

蘇瓷是做人兒媳婦的,都快進門了,適當的事情,還是需要做一下的。

蘇瓷只好接過茶盞,起身往那邊去了。

她乖乖巧巧,喊了聲“楊伯母”,對方擡頭,點了點,她笑了下,給她把桌上的茶盞給換了。

至於顏姨娘,不用了,她看她那杯還是新的,蘇瓷就隨手把茶盤擱到一邊,笑眯眯站在顏氏身後。

古代就是這點討厭,未婚小姑娘在長輩跟前就沒有坐的地兒,一般都是站的,比方之前顏姨娘來,她和她姐就是一直站樁。

不過端茶這活兒吧,蘇瓷倒也不是不能接受,想想現代也有尊敬長輩給長輩倒個茶遞個水伺候一下的活,她也常幹,這是楊延宗他媽,行吧,不過分的話,站站崗服務一下還是可以的。

顏氏笑了下,點點頭接過,不過蘇瓷隨手擱茶盤的動作卻讓她笑容淡了些。

——就算顏姨娘的茶是新的,都端過來了,順手一換也不費事。

兩樣都挑不出理,但從前者,可以看出蘇瓷內心還挺輕快的,並未有丁點見未來婆婆的誠惶誠恐。

顏氏覺得被輕慢了,心裏立馬就不高興了,她一向都是不大喜歡蘇家姐妹的,蘇燕舞刀弄槍咋咋乎乎還整天嚷著要招贅,當初楊父和她商量想定蘇家女兒做大兒媳的時候,她幾乎是馬上就跳起來說無論如何也不討蘇燕做兒媳。

好,不定蘇燕,那就定蘇瓷,但蘇瓷其實她也不怎麽喜歡,以前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現在看著倒是活泛些,可惜顏氏看著還是不怎麽合意。

但可惜大兒子婚事楊重嬰很重視,全權做了主,說商量其實就是通知,根本就沒有她發表意見的余地。

顏氏笑容淡了,蘇瓷看見了,顏氏轉頭和顏姨娘繼續聊天。這年頭晚輩伺候長輩的,一般就站著的,表示恭敬謙和,就譬如另一邊蘇蓉。

蘇蓉被顏姨娘拉過來說話,她又端茶又捧點心,還時不時湊趣幾句,引得顏姨娘時不時捂嘴咯咯,顏氏也露了笑臉。

蘇瓷也不說話,該換換茶就換換茶,有婆子端點心來,她也去隨手撿幾個小碟子放過來,安靜站崗。

也不用站多久了,畢竟天都黑了,楊延宗也快回來了吧?差不多開宴了。

果然,大約兩刻鐘,外面車輪馬蹄聲,楊延宗回來了。

“好了好了,大郎回來了,趕緊開宴吧!”

笑聲不絕,大家紛紛起身,女人們順手把桌子掃幹凈了,接著就紛紛就座,開始上菜了。

蘇楊兩家都不是豪族出身,本身就沒有大量蓄婢仆的習慣,更由於年初的變故,原來的仆役都散了。如今回來,楊延宗卻並不肯輕易讓人進來,如今多事之秋,家裏的人得細細篩選才敢放進來,寧缺毋濫,怎麽小心都不為過。

再加上有親兵,掃院子劈柴火挑水之類的體力活不缺人幹,所以兩家目前就各兩個婆子,一個是廚娘,另一個則負責浣衣灑掃整理。

今日家裏有宴席,開宴時廚房正是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人手很不夠,於是菜是親兵端過來門前的,再由女孩子們上菜,三個女孩,正好一人上一桌。

好不容易把菜上全了,蘇蓉又給眾人倒酒端茶,蘇瓷想了想,給楊重嬰端了茶,又給顏氏端了一盞——至於蘇棣和陳氏,有蘇燕和蘇蓉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