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底線(第2/2頁)

“前幾日,嘉勇侯世子在外頭宣平街上被人打了,皇帝知道此事吧?”

淩燁淡淡“嗯”了一聲。

太後微微一笑,道:“聽聞大理寺已經破了案,事關公卿世家,陛下打算如何處置呢?”

淩燁撥弄著茶杯蓋,說道:“母後有所不知,這案子簡單,不是什麽大事,由大理寺卿主管調停即可,用不著朕來處置。”

皇帝不欲多提,但太後就仿佛沒聽出來他言語中的敷衍之意,目光掠過楚珩,繼續道:“哀家倒是聽說皇帝的禦前侍墨也參與其中——”

“哀家想著,上回他在武英殿出言無狀沖撞了皇帝,本是大不敬的罪過,但陛下仁慈,只記了二十杖。施恩恤下,本是仁君之道,可有一不能有二。禦前侍墨前罪還未及處罰,這次又在外頭打了公卿之子,屢次犯禁實在有負陛下深恩。依律累犯加杖,多了不說,杖責五十總該是有的,皇帝不會徇私吧?”

淩燁沒有回答,只反問道:“這些前廷之事,母後今日怎麽想起來管了?”

“前廷?”太後扯了扯唇,“若只是事關前廷,哀家今日就不會來了——”

太後目光轉向楚珩,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他幾眼,悠悠道:“哀家可是聽說這位楚侍墨前日承了恩,侍過寢的人,無論記不記档,都應該受內廷管轄。哀家過問,是為了皇家的顏面和體統著想,不能叫外頭的人說陛下徇私,也免得楚侍墨平白擔上一個媚上幸進的罪名。”

太後占著內廷之主的名分,她若是要大張旗鼓地處置內廷之事,縱使是皇帝也不好多加幹涉。

淩燁面色一沉,心裏掀起怒氣,無比強硬地說:“母後聽錯了,尚儀局沒記档,自然就是沒有。不過朕倒想知道是誰將這謠言傳到母後耳朵裏的。母後自己當然不會打聽,那就是底下伺候的人胡說——”

淩燁目光冷凝,看向太後身邊侍立的伏冬,淡淡道:“拖出去,五十杖。”

--------------------

翻譯一下陛下的話:你不是想打人嗎?現在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