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來來往往的信

蘇晏在平涼的臨時宅邸,位於府衙附近,便於處理事務。兩個小廝與荊紅追自不必說了,褚淵率領的第一批錦衣衛侍衛,連同傷愈後從延安府趕來的,一共十人,也住在他宅邸的前院,充當護院。

後來的五千錦衣衛,大多數駐紮在城郊軍營,輪流值守,以確保蘇晏外出時,身邊隨時有足夠的人手保護。

如此強大的守備力量,可謂是針插不透、水潑不進,比鐵桶還牢固。

蘇晏有時都覺得他們擔心過了頭,用得著這麽大張旗鼓?再說,他不過一個七品的監察禦史,如此動用天子親軍,說臨時找人還情有可原,時間久了,必然引起朝臣非議。

騰驤衛指揮使龍泉回答說:“蘇大人放心,皇爺交代了,不必擔心朝堂物議,一切自有聖意定奪。我們這撥人馬也不會長期駐守陜西,待到局勢穩定,馬政革新上了正軌,就會分批撤回京城。”

蘇晏點頭道:“理當回撤,你們畢竟是上衛,不可分薄了聖駕守備。”

親軍上直二十六衛,其中錦衣衛主要掌侍衛、儀仗、緝捕、刑獄;金吾、羽林等十九衛,掌值守巡警;騰驤等四衛,掌隨駕護衛。旗手衛掌旗鼓、守衛;府軍前衛統領幼軍(即補充兵)。

金吾、羽林等衛基本固守紫禁城。實際上皇帝用得最為順手的,機動性最強的,還是錦衣衛與騰驤四衛。

騰驤四衛有四萬余兵馬,由禦馬監太監統領,直接聽命於皇帝。而錦衣衛除去擺設用的儀仗隊,如今約有六千人,其中大部分都在這裏了,剩下的人馬,基本都在南、北鎮撫司。

蘇晏不知想到什麽,鬼使神差地問了句:“京城裏北鎮撫司……人手夠用麽?”

龍泉一怔,答:“應該夠吧。畢竟他們只負責緝捕與刑獄,也沒什麽需要大動幹戈的地方。”

蘇晏雙手合掌交扣,兩根食指不自覺地搓來搓去,是個心神不定的小動作。幾秒鐘後又道:“錦衣衛是否出了什麽事?”

龍泉不解:“蘇大人何以有此一問?”

蘇晏道:“我畢竟做過梳理錦衣衛的差事,對後續有些關注。馮去惡伏法後,不知新的掌印主官能力與性子如何。”

龍泉腦子靈活,很快反應過來,蘇禦史這是在拐著玩兒地詢問,為何這五千錦衣衛會由他這個騰驤左衛指揮使帶領,難道錦衣衛就沒有主官了麽?

他笑了笑,解釋道:“皇爺還未定下新任掌印主官,目前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還空懸著。我此番也是臨時受命。本來皇爺欽點了另一名錦衣衛掛職指揮使,可惜他臨行前墜馬,摔斷了腿。”

蘇晏脫口問:“那人姓什麽?”

“姓辛。”

蘇晏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氣。

陜西距京城千裏迢迢,音訊不便,京城中發生的事,短時未必能傳到他耳中。

哪怕飛鴿傳書,也得先到達一處有官署鴿舍的固定地點,且鴿籠裏得有從京城運來的鴿子,才能按原路線返飛京城。不是隨便就能飛來飛去的。

故而沒有緊急事務,他也很少動用飛鴿。

如果走驛站的“馬上飛遞”,基本只限公文與奏折。

算來,他這三四個月收到的私人信件,除去皇帝下的密旨,也就十封,其中七封都是太子的嘰嘰喳喳。

——沈柒一共給他寫了三封私信,篇幅都不長,但顯然是深思熟慮後的傾吐,連落筆時的墨痕都帶著一股飽滿欲裂的況味。

第一封的擡頭是“娘子”,被他回信時罵了一頓,從第二封開始,擡頭改為“好兄弟”。這三個字出自沈柒手中,怎麽看都有種別扭的感覺,蘇晏總懷疑對方意有所指,但又找不到由頭發作。

信的內容也叫他挑不出毛病——全篇無一輕浮字眼,卻字字關情;並不直言思念,一片牽心卻透紙而出。

有時是家長裏短:

“你在我家吃過說甜的葡萄,如今漸下市。我本想在冰窖裏凍一些鮮果,可惜這東西不耐保存,只得做成葡萄酒。按你給的配方,三斤葡萄一斤糖,發酵後灌瓶,再存半年就可堪入口,屆時你也該回來過年了。”

有時吐露心聲:

“我辦了幾個漂亮案子,已由千戶升為僉事,又升為同知。當初在東苑,你說我這條大腿不夠粗長,怕給抱折了。如今看是粗長了點,但還遠遠不夠。我知道無論再怎麽往上爬,始終都在人下,但至少讓我爬得高一些、再高一些,才能為你提供更多臂助。”

有時只有只言片語:

“佛渡眾生,唯不肯渡我。你渡我罷。”

蘇晏將每一封私信都收在革袋裏,沈柒一個,太子一個,皇帝一個。三個革袋,藏在包袱深處,走到哪個州府都帶著。

他給皇爺寫各種藏頭格,將俏皮與感慕的小心思藏在莊重的奏折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