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洪承疇之謀(第3/3頁)

“哦?”黃太吉眼睛一亮。腦子裏迅速盤算了一下,然後問:“那先生以為,明國的第三道防線會設置在哪?”

洪承疇撚了一下山羊胡,輕聲說道:“明國從京畿到京南,各處都在大修城墻,招募兵丁,但京畿平原一馬平川,易攻難守,都不是防守的好地點,除了一個地方,那就是京畿最南端的河間府,河間府乃是餉道要沖,南北必經之處,也是山東的門戶,境內湖泊眾多,古就為軍事重鎮,如果明國在此地修建墩台,重兵防守,我大清入塞的兵鋒,怕就要止步在河間府之前,入塞的收獲,可能會大大減少。”

黃太吉稍微一想,立刻明白其中的原委了,站起來,向洪承疇一拱手,感嘆地說道:“先生大才也,聽先生一番話,朕茅塞頓開,先生請受我一拜。”

洪承疇惶恐跪倒。

……

京師。

進入八月中旬,氣溫依然灼熱,各地的旱情有增無減,連日的朝堂上,多是旱情嚴重,請求賑災或者是減免稅賦的進言,但朱慈烺最關注的不是旱情,而是保定地區的瘟疫,賴上天保佑,保定地區的瘟疫,雖然還沒有散去,但已經有漸漸消落的跡象了,在經歷了半年的封村封城之後,死的都已經死去了,活下來的,慢慢擺脫瘟疫的影響,開始泛起一些生機了。

另外一個好消息是,雖然旱情嚴重,今夏湖廣的糧米產量也受到一定影響,但兩廣和福建地區的糧食卻是一個小豐收,不同於北方的一年一收,兩廣和福建的一些地區因為處在亞熱帶,可以做到一年三收,分為早中晚稻,改成海運之後,糧米運輸的時間和效率都大大增加,兩地收獲的糧米,最快半個月之後,就可以出現在京師的飯桌上,加上海外的糧米,不斷的運來,江南積欠的糧米,也有不少押解到庫,因此旱情雖然嚴重,但已經不是不可對付的了。

大明富有四海,疆域遼闊,一地災,一地豐,本就是正常年景,不可能全國同時受災或者同時豐收,為政者要做的就是豐年儲糧,災年放糧,通過運河,南北調集糧米,取豐補缺,如此天下就安穩,前期明朝就是這麽做的,奈何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交稅的人越來越多,國家財政收入越來越少,朝廷的賑濟力越來越弱,偏偏明末的災情又是曠日持久,此起彼伏,崇禎元年到崇禎十六年,年年有大災,最終滅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