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黃太吉之思

聽兒子這麽說,崇禎帝臉上的擔憂散去不少,沉思道:“但也不能大意,朕已經命令範志完提高警惕。”想一想又輕聲道:“今冬建虜如果入塞,有多爾袞的壓力,吳三桂還能率寧遠軍渡海攻擊嗎?如果不能,怕是要早做謀劃啊……”

朱慈烺沒有回答,他知道,父皇並不是在問他,而是在提醒他。

但他不會做其他的選擇。

渡海攻擊,非吳三桂和吳三桂的廣寧鐵騎不可,其他人,都擔不起這個重任,多爾袞的出現,雖然給寧遠前線造成了一些壓力,但除非建虜大軍不入塞,而是圍攻寧遠,否則朱慈烺一點都不覺得,只憑多爾袞的一旗,就能拿下寧遠。

所以他並不擔憂此事。

他真正擔憂的是,黃太吉好像已經開始在布局了……

沈陽。

崇政殿。

黃太吉坐在禦座上,正聽取範文程關於和明國談判的進展匯報。

範文程的聲音在殿中回蕩。

“我大清仁義,準許明國在松錦收斂明國士兵的屍骨,但明國卻毫無大國風範,在釋放我大清勇士的問題上,一直刁難,對於前多羅貝勒阿巴泰,更是緊咬不放……”

黃太吉靜靜聽著,腦子裏卻想起阿巴泰的那封信。

前些天,禮親王代善拿著阿巴泰的信,進宮見他,原本,代善對阿巴泰是很不滿的,認為滿達海初次出征,作為叔叔,也是老將的阿巴泰應該用心提點,而不是讓滿達海獨自率軍在前,以至於中了明軍的埋伏,不過看完阿巴泰的信後,代善的想法微有改變,於是進到宮中,將阿巴泰的信呈給黃太吉。

阿巴泰的這封信寫的太好了,沒有推卸責任,沒有說自己在明國的苦難,只說痛苦的自責和兄弟情義——很明顯,這是有高人指點的,雖然阿巴泰是用滿文寫的,但一定有明國的高人用漢文給他寫過範文,阿巴泰估計是照著抄來的。

“阿巴泰畢竟是太祖血脈,我們的兄弟,他被明國羞辱,我大清也臉上無光,如果可能,還是要將他換回來。”代善道。

黃太吉不說話,他覺得大貝勒有點老了,心腸軟了,阿巴泰豈是說換就能換回來的?明國獅子大開口,要換洪承疇和祖大壽,這樣的條件,大清豈能答應?如果用戰馬,不說明國會不會同意,只是戰馬數量就一定會是一個驚人的數目,在大清即將入塞的前夕,給明國戰馬,豈不是助長明軍的實力?

最重要的是,大清如果用戰馬贖人,那草原上的蒙古人會怎麽看?他們在去年入塞中,也有不少的子弟被明國俘虜,如果大清用戰馬換人,他們豈不是也要跟隨?那一來,大清威嚴何在?

所以,阿巴泰是絕對不能換的,一匹馬都不行。

如果要救阿巴泰,大約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大清的鐵騎,破關入塞,逼得明國不得不放人。

但這種可能性極低,以大明“絕不低頭”的剛性,大清再次入關之時,怕就是阿巴泰被明國梟首之日。

也就是說,阿巴泰已經是不可能回來了,他的結局,已經是注定。

同樣,用戰馬換俘也是不可能的,現在的談判,不過就是迷惑明國,拖延談判的時間……

這兩點,代善已經想到了,所以才會有點傷感提出,希望能換回阿巴泰,留阿巴泰一命。

黃太吉不能答應,只能沉默。

代善沒有再多說,轉身離去。

現在聽著範文程的匯報,黃太吉又想起了代善離開時的背影,更想起了阿巴泰的那封信。

阿巴泰的信,顯然是被精心設計的,為的就是打動代善,同時顯現他黃太吉的鐵石心腸——今日是阿巴泰,明日或許就是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兄弟,但凡他們落到明軍手中,黃太吉是絕對不會念及兄弟情義,而救他們一命的。

黃太吉並不在乎別人認為他一個鐵石心腸的人,為君者,本就應該無情,對明人的雕蟲小技也毫不在意,不過阿巴泰的信,卻還是讓他警覺,意識到明人在小處都這麽精心設計,那麽在談判中的陷阱,恐怕也不會少。

又或者,明人會不會識破他制造和平假象、想要拖延時間的策略呢?

除了親到沈陽的兩個明使,馬紹瑜和袁樞之外,明國中樞的決策者,才是計劃成敗的關健。

兵部,內閣,皇帝,這是黃太吉以前思索明國對策的三個單位,但現在卻多了一個,那就是明國太子。

明太子是最早提出用阿巴泰換取洪承疇和祖大壽的人,並先行釋放了祖澤潤,若非明太子的堅持,明國怕也不會派出使者到沈陽來談判。

因此,明太子很有可能是此次談判的實際決策者。

從去年入塞之戰就可以知道,明太子雖然年輕,但卻有相當的城府和智謀,絕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