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5頁)

此事報了當地府衙,師爺依照寧浩敘述畫出小娘子肖像,貼在城門告示板前,用作通緝。

寧家父子兩個在驛站逗留月余,待寧浩傷口結痂盡褪,也不曾緝拿到兇嫌。

他兩個再咽不下這口氣又如何,只能灰頭土臉的上路回京。

此等消息他們瞞也不及,自然不會傳入顧嬋等人耳中。

幽州城裏最新的一則大事,是韃靼犯境,靖王即將領兵出征。

戰事總是來得突然,傍晚接到情報,翌日大軍便要出城。

靖王旗下盡是精兵,平日訓練有素,戰場上驍勇異常,如今欲待拔營,個個如魚得水,就連城中平頭百姓都跟著群情激昂。

幽州衛亦是靖王部屬,顧楓自是難免隨軍出征。

早在顧楓初次向韓拓表達投軍之意時,韓拓便言明,若顧楓有能力,他自是會竭力提拔小舅子,但該有的歷練一樣不能少,甚至得比旁人更多磨練。因對他未來有所期許,若當真有朝一日成為軍中主帥,一句話一個主意便影響著成千上萬兵士生死,半點不能含糊。

顧楓是個頭腦清醒的少年,這道理本不言也明,而由崇敬的姐夫提出後,他更是奉為真理,十個月來未曾有過分毫敷衍懈怠。

為人父母者,沒有不望子成龍的,顧景吾夫婦見幼子刻苦上進,當然欣慰。

但骨肉至親,血脈相連,顧楓初上戰場,顧家人怎可能毫不擔心。

韓拓是個周到的女婿,做出迎戰決定後,便派人去顧家報信。

寧氏聞訊,卻跌碎了茶盞。

跟著便坐臥難安。

一時親去廚房叨念廚子準備顧楓喜歡的糕點湯水送去軍營,一時奔往顧楓跨院替他打點衣物。

拾掇一半,突然想起不知戰事會延續多久,此時四月天候漸暖,但若到入秋後還不能回來怎辦,當即又著下人翻箱倒櫃將舊年的冬衣翻出打包……

顧松尚在書院未歸,顧嬋與馮鸞姑嫂兩個跟在寧氏後面,勸又勸不住,被母親大人支使連連不算,還動不動便被埋怨。

尤其是顧嬋。

寧氏對兒媳尚有三分客氣,對女兒可不會,此時心亂,數落起來不遺余力。

“一早同你說王爺是主帥,叫你繡了鬥篷賀他生辰,待他上戰場便可穿著,你偏不緊不慢,眼看明日拔營,何曾來得及?真是叫我不省心。”

寧氏不光擔心兒子,也擔心未來女婿,生怕有個萬一影響女兒姻緣。

她一顆慈母心,滿打滿算都是如何增進女兒女婿感情。

原想著,有一樣女兒親手做的衣物留在女婿身邊,每每穿起便是念想。尤其行軍打仗最是辛苦,寂寂深夜裏,睹物思人,念起遠方等待他歸期的未婚妻子,自是柔情漸深。

可惜女兒不開竅,也不聽話,人又懶,一件鬥篷半年都未曾繡完。如今機會來了,東西卻沒好,寧氏一番深意白白付諸東流,心裏哪能不氣。

如此境況,一直延續到顧景吾從衙門歸來。

寧氏見到丈夫,終於有了主心骨,這才勉強壓住心頭煩躁,坐下來就著小菜用了半碗白米飯。

待到二更時分,寧氏正監督著小廝把給顧楓準備的行裝裝上馬車,忽聽長街馬蹄聲響,天黑看不清來人,直至快馬奔到近前,高喊一聲,“娘!”寧氏才認出是顧楓。

靖王巡查點兵之後,原是不許人員再出大營。

但韓拓一世人也就只有顧楓這麽一個小舅子,掙前程的本領他不能徇私放水,這點關照總得不是難事,遂吩咐副將尋個理由帶顧楓離開營帳,與韓拓一同出營回城,臨行前與家人見上一面。

寧氏見到顧楓幾乎落淚,拉著他左叮嚀右囑咐。

顧楓口中一一應下,實情泰半左耳入右耳出。

男孩子情感粗疏,本也沒那麽多離情別緒。此番能上戰場,顧楓期盼已久,他得了軍令正興奮著,壓根兒等不及明早,恨不得立刻拔營啟程。若不是韓拓命人把他帶出來,他根本想不起是不是要走走姐夫的門路,特例一番,回家一敘。

時間不多,說不過一刻鐘顧楓便要返回。

寧氏著他去看車中行裝,“看看還需要什麽,娘連夜給你添上,叫人送到營裏去。”

顧楓對著塞了滿車的包袱食盒發了一陣楞,才道:“娘,軍營裏頭什麽都有,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按人頭備至,什麽也不缺。”

他可不想拉這麽一車東西回去,到時候準被同袍嘲笑是長不大的裙腳仔,實在太有損他顧潼林一世英名。

寧氏當然不肯答應,“軍中提供的跟自家的怎麽比,早年還聽聞有貪官汙吏私吞軍餉,導致軍隊發下的棉衣太過單薄而凍死大批士兵……”

“娘,姐夫帳下怎麽會有這等混賬事,你不用擔心。再說了,二嫂的堂兄馮麒和弟弟馮麟也都穿這些,大夥兒都一樣。”顧楓說著,見到顧嬋從門內走出,立刻替韓拓說句好話,“而且他們今晚都不能回家,只有我是姐夫特意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