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第2/2頁)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鋪墊這句話。

在他未出江湖之前,正道各宗已然有劍拔弩張的傾向,而在他被張鸞山以恩情為引,重回江湖之後,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那個關鍵之人,認為他可以扭轉局勢,所以他的這趟江湖,走得有驚無險,各路高人紛至沓來,使他在無意之中立於潮頭之上,而其中因由,絕不僅僅是因為一個紫府劍仙那麽簡單。

至於他是不是那個關鍵人物,李玄都自認為不是。

天寶二年之後,他被二師兄帶回師門,先是養傷,然後是修心養性,外加反思,中間只離開了師門一次,從張鸞山手中接回張白月的骨灰,然後前往劍秀山將其安葬,在其余的時間中,他就像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雖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可李玄都手裏的“書”可都是師門給的,想要他知道什麽,不想讓他知道什麽,“書”上該寫什麽,不該寫什麽,都是師門決定的,那麽李玄都對於許多事情並不知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想到這兒,李玄都的心境微起漣漪,不由得長長嘆息一聲。

有些事情,不論對錯,只論成敗。

無論你的出發點如何高大宏偉,如何心系蒼生,如何關乎天下,敗了就是敗了,就要給別人一個交代。天底下沒有只做決定而不承擔後果的好事,總要有個人站出來為此負責。

若是放在朝廷中,打了敗仗,那麽領軍的將領便難辭其咎,要被斬首,主戰的大臣要被罷黜,就算是皇帝,也會因此而威望大減,甚至不得不交出部分權力給予臣子,歷朝歷代,地方強盛而朝廷衰弱,莫不是如此。

就算是在江湖之中,你滅人全家滿門,就要做好多少年後被漏網之魚找上門來報仇的準備,萬沒有人都殺了,在人家前來報仇時又扯出種種理由而不想償命的道理。

朝廷和江湖都是如此,李玄都又豈能超然於外。

因為當初的帝京之變,他已在師門中失勢,修為境界還能東山再起,這等失勢卻是一蹶不振,所以他並不認為自己會是那個扭轉乾坤的關鍵之人。

只是在這件事上,李玄都自己的想法並不重要,關鍵是別人如何看他。

李玄都沉吟了片刻,輕聲道:“受人之恩,必當以報。天下大義,匹夫有責。既然大師已經如此說了,那我自當盡綿薄之力。只是當下這個時候,卻還是要以對付皂閣宗為重,不知大師以為然否?”

悟真微微一笑:“自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