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2/3頁)

就算是促銷期過去了,因為價格賣得也不貴,主要是味道也很好,附近的居民也願意繼續買,生意從小區做到了工廠。

這工廠裏面的工人也很舍得吃這些,尤其是九十年代,人們的生活壓力沒那麽大,更願意在吃和穿上面花錢,辛苦工作了一天,下班搞個啤酒,搞個鹵味再正常不過。

張悅然能夠看到自己的生意,至少這一年都不會受到沖擊。

後面的管他呢,她第一個月就賺了兩千塊錢,加盟費這兩月就能賺出來,後面的盈利那就是凈盈利了。

有了開門紅,曉燁家的名氣也算是打出來了。

下了班,範曉娟跟張燁搞兩盤子小炒,一瓶冰啤酒,慶祝加盟店的模式正式誕生,也正式盈利。

有了張悅然這個好的開頭,以後會更好的。

張燁端起啤酒,沖範曉娟頷首:“祝賀咱們的路能夠越走越長,越來越好。”

範曉娟笑:“祝好。”

——————

目前來看,加盟商的經營模式,是最最適合曉燁家發展的路子。

不說別的,現在零售商店要做成分店還是很難,最難解決的就是管理問題。

拿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講,每天那樣多的流水進進出出,就很考驗人性,試問誰會不喜歡錢,每天手裏面進出這麽多,有幾個人能夠把持的住呢?

尤其是像鹵味店,小商品零售這種,老板不盯著,很難控制住現金流。

但是加盟就不一樣了,加盟店給了總店加盟費,就必須對自己負責,總店賺去加盟費,也會付出一定的服務,參與到加盟店的創業階段,這就是加盟店“買”來的資源,等同於店鋪的轉讓費一樣,這也是一種資源的轉讓。

張悅然的小店成功,還是得益於這個年代自住創業的人並不是很多,市場也沒有如此細分,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做這行的少。

範曉娟跟張燁都是這個意思,趁著現在沒有多少人做,要把品牌的形象給樹立起來。

“爆”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穩”。

一個產品能夠推出市場賣得火爆,除了營銷策略,靠的還是運氣,這次的成功只能證明張悅然運氣不錯。

但是一個產品的成功,還是要求“穩”。

穩其實說起來也容易,控制好品質就行,能夠堅持到一如既往的品控,就是穩步發展的關鍵,但說起來也難,要做到品質如一,很多人都做不到。

做著做著,很多人就改了初心。

所以範曉娟一而再,再而三的對張燁和張悅然強調,那就是目標一定不能放在賺錢上,首先要做好的是產品,客戶選擇咱們也是選擇的產品和質量,如果把這兩樣丟了,賺錢那都是空談。

張悅然生意這麽好,明眼人不會看不見。

三天活動期結束以後,營業額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了,影響力一擴大,就不怕沒有生意,周圍的人群就是很可靠的消費群體,轉眼兩個月就過去了,張悅然開始跟總店商量,要不要增加一些品種,她還想等到五一節過後就賣涼皮涼面。

現在天已經漸漸熱了起來,鹵味店的生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好。

“現在的品種雖然多,但都是菜,我想賣主食。”

至少店裏面的人眼睛都是能看見的,張悅然每次來總店這裏,也都是笑容滿面的。

她現在的生意是正式起來了,跟菜市場、屠宰場那邊也形成了穩定的供貨關系,員工也管理起來了,就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

“賣主食可以啊,涼面我這裏就能給你做好,料包配好,你需要多少跟我們這裏說,每天固定從我這裏進貨就行。”賣給加盟商的涼面采取薄利多銷的模式,那麽張悅然就要給這些采購過去的東西兜底。

總店也能從裏面賺取一部分的利潤。

範曉娟也表示:“涼皮涼面我們都可以做,價格咱們都好說。”

加盟店做起來,就是模範作用。

張悅然也在心裏算了個帳,剛開始也不需要拿太多,她也只是要試一試市場,做好了再拿多一點,本身她的店面也小,現在不要想著發大財,而是要把品質做好,把客戶穩定下來。

“那咱們先說說產品吧,現在賣的幾款產品都挺好的,但是我建議還增加一些,這裏是我這次通過市場調查,弄來的產品清單,新的產品上市還是需要你們給我把控質量,這個我拿不準。”

分店的位置沒有總店這樣靠近市中心,那邊還是工廠和居民比較多。

總店這邊面向商業樓的客戶,那些人就是中午湊合湊合吃一頓,味道好一般也不說二話。

但張悅然那邊的人要求就比較多,有些人住在工廠裏,常年吃這些,要求也會比較多一些,像清單裏面提到的一些鹵味,也都是曉燁家現在沒有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