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第2/4頁)

長此以往,地方官府自然看不下去。已經不是第一次給義興找麻煩了。

盡管義興的洪門背景還未完全暴露,但還是要謹慎為上。

林玉嬋開玩笑:“鳳嫂邀你把總部搬來香港呢。”

“想都別想。”蘇敏官彎腰鋪床,“你又不跟著搬。”

舍不得走是一方面;再說,真要遷徙來港,不說別的,聽誰指揮?

蘇敏官不給自己找這麻煩。

“哎唷,”林玉嬋叉個腰,很記仇地說,“某些人不是機會來了,說搬就搬麽?”

“某些人還要去美國呢。”蘇敏官熟練地轉移話題,“說走就走,也不帶我。”

林玉嬋自覺理虧,笑道:“就去安排一下女生入學的事兒,最多半年就回來——我想找別的女領隊,找不到更合適的嘛……”

“上次去漢口的欠賬還沒還。”蘇敏官冷著臉,一把抱她上床,“林姑娘,欠債要有限度。”

林玉嬋:“……”

這人越活越幼稚!斤斤計較到家了!

還有,每次讓她騰空之前從來不提醒!就是欺負她輕!

她見招拆招,厚顏無恥地說:“那今天加倍還好不好?”

說著從他懷裏伸出手,比個“二”,想了想,不穩妥,加根手指變成“三”,在他眼前晃。

蘇敏官:“……”

林玉嬋得意笑道:“哦,不成就算了,好漢不提當年勇……”

空氣突然詭異寂靜。林玉嬋瞬間的預感,要完。

蘇敏官目光灼熱地看著她,眼中帶著不明顯的笑意。

“一言為定。”

-----------------------------------

林玉嬋很想近距離體驗“東方之珠”的風情。可惜她不是來旅遊的。招夠了留學計劃的男女學生之後,就啟程趕回上海。

義興首次染指滬港航線,為了不被那鱗次櫛比的外國巨輪比下去,特地新購快輪,命名“伊敦號”,十分入鄉隨俗地泊在了灣仔新建的木制碼頭邊。

白浪翻滾,伊敦號拋下灣仔碼頭邊的海味,進入茫茫大海。船頭照舊掛著方便避稅的米字旗,擋住了雙銅錢的標志。

由於是貨運航線,搭船乘客不多。春日的海風暖而不燥,讓人心曠神怡。

從保良局招來的八個廣東女孩,已經很快適應了新的生活,每天嘰嘰喳喳,趴在舷窗口看新鮮。

容閎招來的三十個男孩,粵籍十居八`九,其中半數來自容閎的家鄉廣東香山,是容閎拉下臉皮,敲鑼打鼓搞了一次“衣錦還鄉”,才忽悠來的同鄉子弟。可見當時大清風氣之保守。

而林玉嬋的十五個女生,大多數也都是廣東人,並且清一色全是無根浮萍,不是被拐的就是孤兒。這可絕對不能如實上報,於是緊急拍電報回滬,動用各種人際關系,請一些中產家庭把她們收為“養女”,再造祖宗十八代,取得“父兄”的簽名允許,才能上岸。

林玉嬋在香港買了一堆近日報紙,每日閱讀分析,尋找博雅的新商機。余下的時間跟女生們混混熟,教她們緩解暈船的法子。

這日將到上海,林玉嬋還在睡夢中,卻被一陣不同尋常的浪花顛簸醒了。

伸手一摸,蘇敏官不在。她迅速摸黑穿戴整齊,船板又是大大的一晃,她連滾帶爬地坐到角落裏,提上鞋。

走廊裏有船工呼喝。奔上甲板一看,林玉嬋嚇一大跳。

一艘大得多的木質蒸汽明輪船半隱在晨光裏,掛著大清龍旗,船首漆著名稱“恬吉號”,朝著“伊敦號”揚起黑黝黝的炮筒。

“是江南制造局的兵輪!”林玉嬋一眼認出來,朝身邊船工喊一句,“快升白旗!”

在徐壽父子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已經開始造船,燒錢一大把,下水好幾艘,但性能遠不及西洋輪船。因此並未投入水師使用,而是沿海岸巡航,充個大清的面子。

而且時常熄火在海面上,還得雇洋人輪船去拖曳。

但眼前這艘兵輪性能完好,顯然不是“原地等待營救”的那種。

與此同時,伊敦號白旗升起,但兵輪不依不饒,慢慢把它逼開航道,越過海關檢查站,泊在一座小島旁。

小島上有大清哨所,十幾個全副武裝的兵勇跳上船。

“有人報案,這船上夾帶反賊!搜查!”

刀鞘木棍將船舷敲得當當響。所有乘客驚醒。艙裏幾個保良局孤女驚叫。

蘇敏官帶著船長船副,匆匆上甲板迎接官兵,好話說一堆,每人又給了點煙酒錢,官兵才給面子,並沒有到處破壞,也沒有調戲婦女。旋風般地搜上一場,並無所獲。

為首的營官揚著下巴,拖長聲音問:“既然沒夾帶罪犯,為何要掛外國旗?心裏有鬼麽?”

這是明知故問。中國船借外國免稅`票通航,可免巨額厘金雜稅。這法子蘇敏官發明出來,眾人紛紛效仿,已經推廣了十年,如今還裝外賓地問,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