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維也納和會和天坑(第3/4頁)

要知道倫敦政府可是準備讓普德合並,建立北德意志和我們對抗。他們都敢做到這一步,我們小小的反擊一下不過分吧!”

不是弗朗茨低估拿破侖四世,主要是法國內部局勢真的不好,和拿破侖三世相比,他對國家的掌控力要弱得多。

最近一幾年法國掉了隊,不僅是客觀上的資源匱乏,和政府的經濟政策變化也有直接關系。

有時候做得越多,就錯得越多。開發北非好麽?增加一個資源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當然很好,問題是要開發的出來才行。

政府的政策看上去都很好,其中不少都借鑒了奧地利的成功經驗,關鍵是國情不一樣。

首先巴黎政府的執行力不足,拿破侖四世沒有一言九鼎的威望,法國內閣更沒有高效的協同能力。

這是拿破侖三世留下的坑,雖然替拿破侖四世掌權掃清了障礙,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內部政治鬥爭升級了。

拿破侖四世威望不足,為了掌握政府權力,只能在政府中玩兒平衡,內鬥牽制了法國政府很大一部分精力。

其次是文化傳統的問題,無論是法蘭西人、還是意大利人,受海洋文明的影響,都熱衷於商業,對種地無愛。

就算是把人弄到了殖民地,人家也要待在城市,願意紮根下來開荒種地的人太少了。

資本家們對偏遠的殖民地明顯缺乏興趣,就算是投資殖民地,也更喜歡挖礦,這種一本萬利的買賣。

偶爾出現幾個經營種植園的,那都是國寶級的,數量太少了。

人心浮躁了,大家都喜歡追逐一夜暴富,不想一點一滴的奮鬥,勤勞致富在法蘭西沒有市場。

社會大環境不是一己之力能夠扭轉的,改變不了社會,就只能改變自己。

拿破侖四世如果碌碌無為還好,憑借法蘭西雄厚的本錢,保住現在的大國地位沒有問題。

要是有雄心壯志,那就要悲劇了。野心超過了實力,必然會遭到社會毒打。

看弗朗茨的表情,韋森貝格欲言又止。他很想說:英國人的計劃都是奧地利放縱出來的。

要建立北德意志,不只是漢諾威和普魯士就夠了,還必須要拉攏其他的德意志邦國。

參與的人數多了,保密自然就是一個笑話。

或許英國人還沒有覺察到問題,畢竟倫敦政府這次做得真的很小心。拉攏的對象,都是和奧地利關系較遠的邦國。

計劃進行到了現在,所有的知情者加起來都不一定超過三十人,全部都是各國絕對的高層,沒有背叛的可能。

理論上作為國家的主人,是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有人發現北德意志行情不好,想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那就沒辦法了。

如果是巔峰時期的普德合並,弗朗茨肯定要想辦法阻攔。然而,發展到了現在這一步,普德是否合並已經不重要了。

這場戰爭對普魯士王國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丟失了大量的領土、人口,還背負著巨額的債務,完全是一個爛攤子。

要是組建了北德意志,中央政府根本就沒有精力幹別的,他們必須要先想辦法讓普魯士王國活下去。

這不是開玩笑的,戰後普魯士王國孤兒寡母一大堆,經濟上百業凋零,沒有一筆資金注入,他們自己就會崩潰。

這個時候不能指望英國人,人家不是幹慈善的。真以為他們搗鼓北德意志就是好意,想都不要想。

除了需要制衡奧地利外,更多的恐怕還是為了讓普魯士王國的債務得以正常履行,前者只是一個口號,後者才是國內利益集團需要的。

只要想想柏林政府背負的巨額債務,弗朗茨就退縮了,這回是真的要不起。

英國人的債務+其他國家的債務+國內的債務+士兵傷亡撫恤+戰後重建費用,甚至還有可能要支付一筆俄國人的戰爭賠款。

北德意志帝國多麽好聽的名字,先幫柏林政府還債吧,要不然普魯士王國憑什麽進來當小弟?

10億神盾,貌似還不夠支付英國人一家的債務;20億神盾,好像還是填不上這個坑;30億神盾,大概可能夠了吧,不過塵埃落定前誰知道呢?

30億神盾,這是什麽概念?

新神聖羅馬帝國中央政府現在的財政收入不到2億神盾,十五年的財政收入都填不滿這個巨坑。

當然了,這30億神盾不需要一次性支付,並且是計算了資金利息,最後需要支付的資金。

如果是本金的話,不要說還沒誕生的北德意志了,就算是維也納政府都沒有能力接盤。

即便是可以分期,柏林政府也沒有能力支付如此的巨額債務,這就需要微操了。

接下來柏林政府會怎麽幹,弗朗茨的差不多清楚了。首先臉是不能要了,開足馬力印鈔票,利用通貨膨脹把國內的債務給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