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體化進程(第3/3頁)

推動的力量不小,反對的集團勢力更加雄厚。以本土的中小貴族和農民為主,他們怕殖民地廉價農產品反銷到本土,損害他們的利益。

不過現在的情況有些出乎意料,奧地利殖民地上的農產品並不廉價,至少和本土的農產品相比不具備競爭力。

一方面是殖民地缺乏勞動力,造成了人工成本高昂;另一方面主要是新開發土地,前期的產量並不高。

最關鍵的是目前奧地利的兩大糧食種植區域,土地都非常的肥沃,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已經完備,不是殖民地能夠比的。

至於未來?弗朗茨可以負責任的說,一旦化肥誕生,種地的利潤還要進一步下降。

無論有沒有殖民地農產品沖擊,本土的農業都會受到影響。很多糧食進口國,利用化肥增加了糧食產量,國際糧食市場會出現短時間的急劇萎縮。

從這方面來說,奧地利就不能夠研發化肥,即便是研發出來了,也不能投入生產。

拖的時間越長,對奧地利就越有利。在工業沒有發展到一定水平前,冒然做出改變,很容易引發災難的。

糧食產量不是越多越好,市場容量就那麽大,一旦超過了界線,就要望糧興嘆。

這一點從歷史上化肥發明者是德國人,就可以說明問題。美國、奧匈、俄羅斯這幾個糧食出口國,發明化肥不是自討苦吃麽?

當然德國人做夢也想不到,他們發明了化肥,最大的受益者卻是頭號敵人法國,直接讓法國人成為了歐洲最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