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體化進程

南北雙方談判還沒有結束,可美國內戰實際上已經結束。無論是歐洲列強,還是美國民眾都不想這場戰爭繼續下去了。

這不是個人的意志能夠扭轉的,剩下的無非是談條件扯皮。

為了展示誠意,南北雙方都停止了軍事行動,包括正在進行的軍事動員也終止了。

從戰略上來說,削弱美國的目標基本上實現。現在就差最後的一紙條約,讓美國分裂了。

這並不僅僅是好事,同樣也伴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奧地利的棉花和棉紡業都要受到沖擊。

利用美國內戰期間,棉花減產國際市場上棉花供應緊張的機會,擁有充足棉花供應的奧地利棉紡業異軍突起,在歐洲地區大肆搶占英國人的市場。

現在東歐、南歐、中歐地區,英國人的棉紡產品逐漸被擠出了市場。

之前,因為棉花供應量不足,棉紡產品一度出現供不應求,被奧地利搶了市場英國人也無能為力。

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內戰的結束,美國的棉花產量很快就會恢復過來。在原材料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英國資本家們自然要卷土重來。

市場是每一個工業國的命脈,作為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英國人積攢了足夠的優勢,工業實力一度超過全球的一半。

隨著法奧兩國工業化的完成,英國工業在全球工業總量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不過依然穩居世界第一。

然而一個令人尷尬的事情,卻是世界工廠大英帝國長期處於入超狀態。

1864年,英國人對外出口總額高達2.15億英鎊,而進口總額則高達2.75億英鎊,貿易逆差高達6000萬英鎊。

同一時期,法國對外出口總額高達29.63億法郎,從外界進口總額為25.23億法郎,貿易順差高達4.4億法郎。(約合1760萬英鎊)

而奧地利對外出口總額為2.85億神盾,對外進口總額為2.26億神盾,貿易順差為5900萬神盾。(約合2950萬英鎊)

不光是法奧兩國處於出超狀態,就連俄國人同樣處於出超地位,1864年俄國人對外出口總額為1.87億盧布,進口總額為1.75億盧布,貿易順差1200萬盧布。

這個年代國際貿易額較小,俄國人的糧食出口就超過了出口總額的一半,憑借這一項優勢就實現了貿易順差。

奧地利能夠有這麽大的順差,農產品出口也占據了重要地位,畢竟人總是要吃飯的,英國人就是歐洲最主要的糧食進口國之一。

為了解決貿易逆差問題,歷屆英國政府都是操碎了心。沒有辦法,本土資源不足決定了英國人長期處於入超狀態。

幸好約翰牛殖民地多,可以通過掠奪殖民財富填補上這個缺口,不然普通國家早就撐不住了。

歷史上的鴉片戰爭,就是英國人為了抹平貿易逆差搞出來的。

現在被奧地利資本搶了市場,英國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掀翻桌子倒還不至於,這點兒沖突還不需讓兩國撕破臉皮。

當然翻臉也沒有用,這是商業上公平競爭。英國人當時棉紡業產品供應量不足,才讓奧地利趁虛而入,約翰牛還沒有讓市場等著的能力。

現在美國內戰結束,南方的棉花產量明年可能就會恢復正常。得益於勞務輸出的功勞,這個產量甚至還有可能進一步增長。

美利堅聯盟國地理條件得天獨厚,他們的棉花畝產量,通常要比其它地區更高一些。

當然畝產量不足,可以通過擴大種植面積來彌補,只不過相應的勞動力投入還是增加了。

歷史上,北方贏得了勝利,作為失敗者的南方種植園主們喪失了廉價勞動力,棉花生產受到了嚴重影響,又遇到了印度、埃及棉花搶市場。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北方資本家們需要廉價工業原材料,利用提高關稅、鐵路運費等手段,讓美國棉花喪失了市場競爭力。

現在印度棉花產量還沒有提升上來,為了爭奪勞動力開挖蘇伊士運河,英國人在埃及推廣棉花種植也遭到了法奧兩國的阻擾。

這個時候美國聯盟國在棉花市場上的唯一競爭對手就是——西非。

國際市場上棉花供應量還沒有過剩,短期內這種競爭不明智,奧地利本身就能消化掉西非棉花的大部分產能。

可是未來印度棉花入場、埃及棉花入場,這種競爭就會變得白熱化。

在棉紡織業要和英國人競爭,棉花市場上又要和美國、埃及、印度競爭,這一系列的經濟問題,弗朗茨不得不提前考慮。

美泉宮

“今天的議題只有兩個,其一、怎麽樣才能夠保住我們棉紡織業產品,在歐洲大陸上的市場份額;其二、如何保障棉農們的利益?”

這個年代工商業制品較少,紡織業經濟占據了主導地位。奧地利的核心產業不包括棉紡織業,可是因為美國內戰的緣故,棉紡業異軍突起了,這就不能夠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