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章 姜母鴨

姜母鴨起源於福建泉州的一道美味,不過隨著人們的廣泛傳播,如今這道菜在國內很多地方甚至東南亞地區,也有著一定的知名度。

姜母鴨這道菜把補氣的生姜和降火去燥的鴨肉完美結合在一起,在任何季節吃都非常不錯。

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閩南菜,按理說是田承潤的拿手菜,不過現在田承潤還在福州呢,可沒工夫教徐拙。

除了田承潤之外,於培庸也挺擅長。

畢竟他已經把八大菜系全都學了一遍,對於這道姜母鴨,雖然做的或許沒有田承潤的地道,但也不遑多讓。

在熊仔揮動著毛茸茸的爪子隔著空氣和鴨子鬥智鬥勇的時候,於培庸已經在旁邊把刀給磨好了。

嗯,身為一個廚師,磨刀是基本功。

不會磨刀的廚師,手藝也好不到哪去,特別是過去的廚師,因為菜刀的品質有限,硬度不高,所以需要經常磨一磨。

而如何快速又省力的把菜刀磨好,就成了這些廚師們的秘密。

至少當年學廚師的時候,是需要學磨刀的。

不然同樣一把菜刀,人家用三五年了還好好的,而不會磨刀的人,已經把菜刀的刃口給全部磨掉,成了生鐵片子。

磨完刀之後,於培庸又跟徐拙聊了一會兒,兩人在廚房準備一下上午要吃的菜品。

雖然姜母鴨分量足夠,但也不能只吃一樣菜吧。

兩人有準備了幾樣小炒,葷素都有。

家裏都是老年人,所以菜品的量一般,但菜品數卻不少。

嗯,盡量讓大家有個好胃口嘛。

上午十點,就在熊仔跟那只鴨子隔著空氣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於培庸一手提著菜刀,一手提著那只鴨子,來到廚房門口,擡手把鴨子脖子上的氣管和血管給割開了。

放血之後,於培庸燒了水,開始熟練的拔毛。

這一系列動作,把剛剛還在跟鴨子鬥得死去活來的熊仔看得目瞪口呆的,然後萎靡的跑開,撲到老太太懷裏之後開始發抖。

嗯,受到了驚嚇。

於培庸把鴨子宰殺好之後,用刀斬成大塊,放在清水中浸泡,去除血水。

“其實做姜母鴨這道菜品的時候,也不需要斬開,直接用整鴨也行,不過今天這只鴨的個頭太大,完全放進砂鍋中有些困難,所以就斬了一下,這樣做出來的鴨肉更入味一些。”

把鴨肉浸泡上之後,於培庸從一個櫥櫃裏,拿出來一些生姜。

這些生姜跟平時見到的哪些生姜稍稍有些不同,因為這些生姜,看上去顏色稍稍重一點,而且皮好像更厚一些。

“小拙,你知道姜母鴨這道菜中,最重要的是什麽嗎?”

徐拙愣了一下,不確定地說道:“是生姜?”

於培庸搖了搖頭:“不,是姜母。姜母鴨這道菜,可不是生姜和母鴨的結合,而是姜母和鴨子。

所謂的姜母,就是生長三年以上的生姜。

這種生姜裏面水分少,富含纖維,辣味充足,在東南沿海等地,姜母的作用很大,除了做菜之外,還會用來入藥和制作姜母茶等食品。”

徐拙愣了一下,要不是於培庸解釋,他還真不知道姜母鴨原來是這麽解釋的。

他一直以為需要用到母鴨來制作,所以剛剛進門看到是只公鴨子的時候,他還好奇於培庸是不是買錯了。

現在看來……

小醜竟是我自己~

幸好當時忍住了沒說話啊,不然真丟人丟到家了。

為了讓徐拙看清生姜和姜母的區別,於培庸特意拿著一塊姜母掰開給他看。

生姜中本就含有纖維,但姜母中的纖維更多,更粗,而且汁水很少。

而且掰開後,半個屋子都是生姜的那種味道,特別濃郁。

給徐拙講完之後,於培庸將這些姜母放在水池中認真吸幹凈,然後用菜刀切成薄片。

他準備的姜母有很多,徐拙看了一下,大概差不多有七八兩的樣子。

放這麽多姜,能好吃嗎?

聯想到於培庸比自己懂得多,所以徐拙明智的沒有說話。

生姜切好後,於培庸又準備了其他一些香料。

比如當歸,比如陳皮,比如八角香葉桂皮等等。

他用熱水把這些香料浸泡起來,這樣能夠把香料中的香味物質給喚醒,等會兒制作的時候,香料的香味兒會更濃郁一些。

而且用熱水浸泡,也能洗掉香料表面的一些灰塵和黴菌。

姜片和香料準備好之後,於培庸又拿出一小壺黑芝麻油。

“做這道菜有三種必須要放的配料,第一是閩南當地的番鴨,第二是生長了好幾年的姜母,第三就是黑芝麻油。

相對於白芝麻油來說,黑芝麻油的香味兒更加醇厚,更加濃郁,不像白芝麻油那樣,稍稍受熱之後就會彌漫開來。